來源:幼教網 2018-09-06 13:51:23
如何為不同層次的幼兒提供表現的機會,從而獲得成功的體驗呢?這時教師可根據問題的難易,提問能力不同的孩子。例如:早期閱讀“小火車來啦”,圖一的內容比較明顯,可以請能力較弱的幼兒回答:“圖中有誰?在干什么?”。圖二的內容比較復雜,可以請能力較強的幼兒回答:“發生了什么事?你是怎么看出來的?”。這樣,教師就給不同層次的孩子提供了獲得成功體驗的機會,進而增強了幼兒的自信心。
(2)膽量不同的幼兒。由于幼兒自信心的影響,課堂上面對老師的提問,幼兒發言的積極程度也不相同。具體反映在自信心強的幼兒膽量較大,能夠積極大膽地表達自己的觀點,自信心弱的幼兒膽量較小,不敢表達自己的觀點。
那么教師如何調動膽小幼兒的積極性,培養他們的自信心呢?首先教師應采取多樣的形式進行提問,調動幼兒回答問題的積極性。例如我班幼兒趙書恬平時從不舉手發言,當老師叫起她時,她總能回答出來,只是聲音非常小。
在一次語言分組活動聽說游戲“蓋樓房”中,教師采用了競賽形式進行提問,對答對的幼兒身上貼上小紅星進行鼓勵,最后比比看誰身上的小紅星多。開始趙書恬一言不發坐在座位上,當看到周圍的小朋友身上都貼上了小紅星,她有點坐不住了,終于將小手從腿上慢慢地舉起來,在回答完問題后,老師給她貼了兩顆小紅星,并對她進行鼓勵,趙書恬漸漸變得自信起來,以后課堂從多舉手發言的小手中又多我一只小手。
其次教師要采用循循善誘漸進的引導。教師可采用兩兩互相講的形式讓幼兒向同伴表達自己的觀點,逐步以小組為單位,讓幼兒逐個表達自己的觀點,經過一段時間的鍛煉后,教師再鼓勵幼兒在集體面前表達自己對問題的看法。這樣幼兒的膽量逐漸變大了,自信心也隨之增強了。
(3)缺乏自制力的幼兒。由于這類幼兒注意力渙散,缺乏上進心,教師應將幼兒的座位調到易于觀察的地方,在開展活動時多用目光和手勢提醒幼兒。同時向他們多提問題,將其注意力吸引到活動中來。促進幼兒自信心健康發展。
(4)遇難而退的幼兒。由于這類幼兒面對困難裹足不前,依賴性強,從而造成在課堂上遇到較難的問題,極少表達自己的意見,常常會說“我不會”、“我不行”,遇到爭議便放棄自己的觀點,重復他人的意見,進而束縛了自信心的形成。
首先教師要調動幼兒解決困難的積極性。例如:活動前教師出示了一頂“智多星”的小皇冠,向幼兒介紹只要積極思考,勇于回答問題的小朋友就能戴上它。在活動中,教師提出問題,積極回答問題的幼兒明顯增多。其次,提高幼兒的知識技能。
知識是獲得能力的源泉之一,教師可利用集體指導、個別指導、家園配合等多種方式,讓幼兒多掌握一些與能力有關的知識技能,幼兒隨著知識技能的提高,解決困難的能力也自然增強了。
然后,培養幼兒良好的解維習慣。幼兒由于長期養成遇難而退的習慣,致使其遇難以后思維停滯,喜歡依賴能力較強的幼兒或成人來解決難題。因此教師要引導幼兒養成運用已有知識、經驗進行思考的好習慣。同時在課堂上,多提一些發展幼兒發散性思維的問題。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