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幼教網 2018-09-04 08:56:25
二、過度控制
一個孩子正準備自己倒水喝,這時家長突然尖叫一聲:“別動!”立馬沖過去給孩子倒好水。留下孩子茫然失措,不知如何是好。這樣的場景在現實生活中特別常見。父母總是放不下擔心孩子的那顆心,不管什么事都想幫孩子做好,讓孩子的一舉一動都在自己的掌控下才肯放心。
殊不知,過度控制,也會破壞孩子注意力。一個家庭里出現這種帶著控制欲的愛,會讓孩子產生不自由、受束縛的圍困感,做任何事心里都無法快樂起來,容易對很多事情喪失興趣。而沒有了興趣,更別談集中注意力了。
如果孩子平常的活動總是被控制,就會逐漸喪失主動的能力。一旦這個控制消失或薄弱時,身體就會失去指揮,不知該如何是好,沒有自己的主見,做事的時候注意力常常渙散。
保護孩子的注意力,需要給孩子一定的自我成長空間,讓他自己去探索、發現自己感興趣的事,家長不要事事插手。獨立、有主見的孩子,更容易專心投入到自己的事情上。
三、忽視環境影響
很多家長在家里咋咋呼呼,家庭氛圍總是紛亂嘈雜,還在抱怨孩子學習靜不下心,坐不住,其實正是忽視了環境對孩子注意力的影響。當環境的擾動因素過多時,也容易影響孩子的注意力。
比如書桌上與學習無關的東西太多,孩子房間物品凌亂沒條理,家長常常在家里打牌、電視聲音開得很大等。
我們不難發現,當孩子處在平和、安靜的狀態下,不僅能主動完成很多活動,而且非常專注。
孩子生理、心理各方面發展還不完善,自控能力差,所以家長環境的影響和家長正確的引導尤為重要。
家長盡量不在家里打牌、聚會,盡量減少電視、音響等帶來的干擾,尤其是減少孩子對電子產品的使用時間。
除此之外,規矩的約束至關重要。堅持原則,和孩子商量著制定好規矩,什么時間做什么事,逐漸形成良好的生活規律,防止孩子養成做事懶惰、無目的、散漫的性格。
你還可以為孩子提供一個屬于自己的角落,從學習物歸原處、整理個人物品的過程中,逐漸建立秩序感。在這樣有秩序,有規矩,簡約安靜的環境中,孩子的注意力會得到更好的保護和鍛煉。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