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幼教網 2018-08-09 10:43:55
【教學目標】
1、我能用美術語言表達對傳統民俗節日用品色彩、造型、紋樣與寓意的理解。
2、我會用多種美術形式嘗試表現家鄉的節日用品或活動。
【教學重點】美術形式嘗試表現家鄉的節日用品或活動。
【教學難點】如何運用合適的美術形式來表現節日習俗的特色。。
【教學準備】課件、顏料、蠟筆、繪畫紙等
【作業要求】自由命題創作一幅有趣的家鄉節日。
【教學過程】
一、導入:以謎語引入,來創設情景。(3分鐘)
(一)、播放圖片、激發興趣
1、通過圖片你看到了人們都在做什么?
生:人們在放鞭炮、劃龍船……歡天喜地慶祝節日。
師:你們喜歡過節嗎?生:喜歡
師:為什么?(有好吃的,好玩的,比如說過年……)
師:看來這節是同學最盼望的一件事了,不過有關節日還大有學問呢,有世界節日,我國的傳統節日,民族節日等等,你們想不想對它們進行了解?(想),
好,老師和你們的想法一樣,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我國的傳統節日(板書:家鄉的節日)
【設計意圖】利用學生喜歡形式引入,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及興趣點。很自然就能把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課堂中來,讓學生了解家鄉的節日意義。
二、傳授新知(12分鐘)
師:誰能說說你對傳統節日是怎樣理解的?(學生自由表述)
生1:我認為傳統節日就是中國的節日。
生2:我認為傳統節日是從古代流傳下來的民族節日。
生3:我理解的是:傳統節日里都寄托著勞動人民的美好愿望。
課件出示:(傳統節日的形成是一個民族或國家歷史文化長期積淀凝聚的過程,都是從遠古發展過來的。像這樣從古代就已產生一直流傳至今,并有著豐富文化內涵的節日,我們就把它叫做傳統節日。)
師:那誰能根據你已有的經驗來說說我國有哪些傳統節日?
預設:春節(正月初一) 元宵節(正月十五)
清明節(4月5日) 端午節(五月初五)
中秋節(八月十五) 重陽節(九月初九)
【設計意圖】激發和培養學生思考問題,感受我國的傳統節日,在整個過程中,著重鼓勵學生進行思考性、探究性的學習。
三、學生作業(20分鐘)
1、師:我們就以我國最具影響力的這幾個傳統節日作為我們今天作畫的內容,好嗎?
2、選節日:同學們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選擇一個自己感興趣的節日。
學生獨立完成作業,教師講清楚步驟及注意事項。
1、議一議:先確定自己喜歡的節日。
2、畫一畫:先用黑筆起稿,用點、線、面結合。疏密精細有致,用流暢線條完成畫面。注意畫面顏色搭配整體效果。
師:臨近學校的“藝術月”,學校將舉行“創新繪畫大賽”,看哪一個同學的作品能夠選去參加比賽?大家待會一起來評一評選一選!
【設計意圖】創作前的注意事項的再次強調突出了難點,而學生分組活動是為他們營造一個輕松、自由交流的空間和平臺,讓他們在美術活動中提高動手能力,更有利于去自主探索和發現。
四、展示評價 (4分鐘)
把各組作品粘貼到展版上,由學生說出喜歡理由并投票選出。最后選出十幅作品。祝賀選出的作品的同學,并請他們說說創作的體會和心得!對畫得不好的作品提出意見和建議!
【設計意圖】學生自評、互相評價能培養學生正確的審美判斷能力,也同時有助于同學之間取長補短,共同進步,共同回味成功的喜悅,增強信心。
五、總結 (1分鐘)
同學們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你們有收獲嗎?我國傳統節日真多?下課后請同學再去了解世界的節日?收集相關的知識和圖片。了解節日的習俗。收集有關的詩歌。
【設計意圖】讓學生學會總結自己所學的知識,并把要學有所用。培養學生在生活中去發現美,創作美的能力。
【板書設計
家鄉的節日
春節(正月初一) 元宵節(正月十五)
清明節(4月5日) 端午節(五月初五)
中秋節(八月十五) 重陽節(九月初九)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