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幼教網 2018-08-07 16:02:53
可多元智能理論到底能給素質教育什么支持呢?
二、多元智能理論的觀點及其缺陷
美國心理學家加德納在對傳統智力理論批判的基礎上,于1983年提出了多元智能理論。多元智能理論認為人的智能是多元的,且最初加德納認為每個人有7種不同類型的智能:1.言語-語言智能。2.邏輯-數理智能。3.視覺空間智力。4.身體-動覺智力。5.音樂智力。6.人際交往智力。7.自知自省智能。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在1999年出版的《智力與的重構》一書中,加德納又設想了三種潛在的新智能,即存在智能,道德智力和精神智力,并認為“精神智力使我們有能力把握宇宙和超自然的信念,但它最終依賴一定的感受能力。”[3]而對于其中的音樂智能,加德納認為這不能由日益積累的生活經驗來決定。音樂智能既然不能由經驗來決定,那就是說人們是通過遺傳或某種神秘的力量而獲得這種智能的。而且加德納也說,“我們都認為人們的多種智力均為與生俱來”。[4]這就使他的理論在一定的程度上帶有人的素質和發展是先天決定的傾向。既然智能的先天的,那教育的作用有多大?教育還有存在的意義?
加德納還指出,多數人只在某一特定的領域內具有創造性,并非在所有的領域內都具有創造性。加德納認為“人有多種智力,每種智力都是相對獨立的。”[5]這樣,加德納就得出了個人可以擁有高超的數學或音樂能力,但并不伴隨任何認知或者情感狀態的結論。可實際上,這是可能存在的嗎?一個人在擁有他的高超的數學能力時,他會帶有自己深厚的感情和態度的,如果沒有這樣的對數學的深厚的感情和態度,他會投入大量的精力到這門知識領域或這種技能的研究里去嗎?相反,我們的素質教育即全面發展教育認為素質之間是聯系緊密的,這些素質之間是相互促進和發展。人的道德的發展能促進人的智力的發展,身體的強壯也會在很大的程度上促進學習,從而能提高一個人的各種素質。
另外,加德納在1983年時,他提出人類只有7種智能,而在后來出版的《智力的重構-—21世紀的多元智力》一書里,他認為還應加上了2到3種。他也認為,隨著科學的不斷發展,人們會越來越會發現更多的智能。“如果音樂和空間的智能被證明是其它智能的基礎,那他就必須又得重新修改他的智能清單。”[6]
從以上我們就可看到,多元智能理論是一個還處在不斷發展中的理論,還是一個不健全和不成熟的理論。而且他的理論還存在著許多不能解決的假設,如每個人都是不一樣的這樣的假設。一般來說,每個人有自己的個性,正由于個性的不同,才使得這個世界豐富多彩。但也不可否認生活在一定文化背景下的人類群體還是有許多共性的,共性是使人類能長久地相處并使文化延續下來的主要原因,可多元智能理論卻過分地強調了人的不同和人的個性以及人與人之間的差異,而使得當今人們的教育研究大都忽視甚至拋棄了對人的共性和研究,這也不能不說是當前學界的一種短視。而且加德納自己也承認,“多元智能理論在學術分組、天才教育、交叉學科課程、學年長度或者其它熱點的教育問題方面并沒有發言權。”[7]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