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幼教網 2018-07-30 11:21:57
自70年代中期,不孕、不育癥受到世界衛生組織的重視,將不孕癥與心血管病、腫瘤并列為影響人類健康與生活的三大主要疾病,我國的人口政策也將研究不孕癥作為計劃生育、優生優育工作中的一個組成部分,正受到各級政府和廣大醫務工作者的重視。
不孕癥的發生率,世界各地的資料表明數據不一,不同地區、不同種族其發生率和病因學各異。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研究資料表明,其發生率平均約占已婚夫婦的5%(范圍在1%~10%),少數地區其發生率很高,例如亞撤哈拉非洲地區不孕癥發生率高達30%~40%,被稱為“不孕癥帶。”
1982年,世界衛生組織不孕癥指導委員會提出的不孕流行病學調查報告中指出,原發性不孕癥發生率為3%,繼發性不孕癥發生率,20~29歲年齡組為3%;30~39歲年齡組為10%。坦桑尼亞的調查報告,原發性不孕為4%;繼發性不孕癥發生率,20~29歲組為10%,30~39歲組為25%。
而印度的調查報告其發生率分別為2%、3%和7%。我國目前尚缺乏大規模的不孕流行病學調查或臨床統計,據1989年南京國際生育與不育研討會上公布的,江蘇省計劃生育科研所的調查報告表明,我國不孕癥的發生率,城市為10%,農村為15%。據不完全統計,全世界目前有不孕不育患者約1億;我國僅南京市就約有9萬余名不孕不育患者。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