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幼教網 2018-07-27 11:12:14
為了孕育一個健康而聰明的寶寶,準媽媽們的十月懷胎不僅要注意飲食健康,也要定期到醫院檢查身體。每位孕婦在懷孕期間都要接受各式各樣的檢查,有些屬于例行檢查,有些是定期檢測的項目,隨著時間的推移,檢查的內容也會做相應的調整。那么,產前檢查項目具體包括哪些呢?下面一起來看看產前檢查項目一覽表:
第一次檢查:
(13周之前)產前檢查、尿HCG、婦科檢查、血常規、尿常規、心電圖、超聲常規檢查、胎盤成熟度檢查、血紅蛋白電泳試驗(地貧篩查);
第二次檢查:
(16—18周)產前檢查(均含胎心多普勒)、血型(ABO、Rh)、血常規、尿常規、腎功能3項(尿素氮、肌酐、尿酸)、肝功能6項(谷草轉氨酶、谷丙轉氨酶、總蛋白、白蛋白、總膽紅素、膽汁酸)、乙肝兩對半、丙肝病毒抗體、梅毒血清抗體、血糖、唐氏篩查項目(包括甲胎蛋白、雌三醇、絨毛膜促性腺激素);
第三次檢查:
(20—24周)產前檢查、尿常規、超聲常規檢查(包括胎兒產前診斷項目)、胎兒臍血監測和胎盤成熟度檢測;
第四次檢查:
(24—28周)產前檢查、尿常規、血糖篩查;
第五次檢查:
(28—30周)產前檢查、尿常規、ABO抗體檢測;
第六次檢查:
(30—32周)產前檢查、血常規、尿常規、超聲常規檢查、胎盤成熟度檢測;
第七次檢查:
(32—34周)產前檢查、尿常規;
第八次檢查:
(34—36周)產前檢查、胎心監測、尿常規;
第九次檢查:
(37周)產前檢查、尿常規、超聲常規檢查、胎盤成熟度檢測、血常規、腎功能3項(尿素氮、肌酐、尿酸)、肝功能6項(谷草轉氨酶、谷丙轉氨酶、總蛋白、白蛋白、總膽紅素、膽汁酸)、胎心監測;
第十次檢查:
(38周)產前檢查、胎心監測、尿常規;
第十一次檢查:
(39周)產前檢查、尿常規、超聲常規檢查、胎盤成熟度檢測、胎心監測;
第十二次檢查:
(40周)產前檢查、胎心監測、尿常規。
雖然產前檢查項目比較多,也要花費相應的時間精力和金錢,但這些產前檢查項目是非常有必要的。各位準媽媽們千萬不要小看了產前檢查的重要程度,到正規的醫院做好定期檢測工作。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