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幼教網 2018-07-26 16:57:41
4、習慣準備:好習慣將終身有益
在上學前,家長還要幫孩子形成這樣幾個好習慣。
時間習慣:
很多家長反映,孩子寫作業非常磨蹭。所以從上學第一天起,就要給孩子立好規矩。每天放學回家寫作業前,讓孩子先喝水,上廁所,然后告訴孩子專心寫作業,中途不要上廁所、喝水,或用各種各樣的借口拖延寫作業的時間。幫助孩子逐步確立時間觀念,也可以給孩子準備一個小鬧鐘作為進入小學的禮物,同時告訴孩子這是你最好的朋友,要遵守時間。寫作業時,讓孩子自我監督,自我控制,要多少時間可以完成。
生活習慣:
家長也可以幫助孩子制定生活作息表,上學和幼兒園不同,不能遲到,要做一個遵守學校上下學時間的好孩子。所以要提前安排幾點起床,幾點睡覺。建議小學生盡量在家里吃早餐;吃過午餐后盡量給孩子一個午休的時間;下午放學回家后第一件事是寫作業并且要在晚飯前完成。家長一定要注意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可以在晚上8:00-8:30給孩子安排一段讀書時間,晚上9點一定要上床睡覺,保證孩子每天8-10小時的睡眠時間。在開學前一周內,家長一定要有意識地去調整孩子的作息時間,這樣開學之后,孩子會很快地適應學校的生活。
學習習慣:
家長要給孩子創設一個可以靜心學習的環境,有孩子自己的桌椅、臺燈、小書架等。回家之后,孩子可以在自己的區域里做自己的事情,給孩子留一個相對獨立的、固定的學習空間。切忌父母在客廳看電視,孩子在房間寫作業。有不少學生反映,在這種情況下,他們經常會心理不平衡,寫作業也會不專心。家長還要注意培養孩子認真細心的習慣,比如每天做完作業之后,可以讓孩子自己檢查一下。一二年級主要是學習習慣的培養,一般來說,學習習慣比較差的孩子到了中高年級容易出現學習困難。一個好的學習習慣,對孩子終身的學習都非常有益。
四、家長與孩子的溝通交流
“四個一”:
讓孩子講一講
父母應主動詢問孩子在校表現,想辦法讓他們”學舌“,孩子不會系統地有順序地敘述,父母可以有目的地按時間順序問,讓孩子慢慢想,一件事,一件事地說,培養孩子說話的條理,同時鍛煉他們的觀察力和記憶力。
讓孩子比一比
鼓勵孩子和小朋友比,哪個小朋友專心聽講,回答問題時聲音洪亮,哪個小朋友懂講禮貌、講衛生等等,孩子表現欲萌發,開始明白自尊和上進,不甘心落后,所以比的過程讓他們分清是非美丑,能促進學生由”知“向”行“的轉化。
讓孩子看一看
一年級課程知識淺顯,又不留家庭作業,父母要了解孩子的學習情況,只有從他們讀書、講題來判斷。每天讓學生看課本,可以提早了解孩子在知識上的缺欠,及時給予輔導,可以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掌握復習方法,逐漸形成獨立學習的能力。
讓孩子練一練
學校里學習內容豐富多彩,上課、做操、唱歌等每項內容都有具體要求,習慣的培養也很嚴格,如隊列、坐立走的姿勢、書的擺放、舉手回答問題等,都要按常規要求去做,所以要從禮貌、衛生紀律、習慣等許多點點滴滴的事,一件一件地練一練,這是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的最佳時期,先入為主,以后就是嚴格要求和不斷鞏固的問題了。這樣講,比、看、練的方法形式活潑,符合小學生的心理特點和年齡特點,可以喚起孩子強烈的求知欲望,調動他們學習積極性,幫助他們盡快喜歡學校生活。小朋友從幼兒園進入小學這個過程,無論是知識層次、還是學習意識、處事能力等都有一個新的要求,在做好幼小銜接的工作上,家長起到關鍵性的作用。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