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幼教網 2018-07-24 08:44:12
準媽媽要定期地去醫院進行孕期檢查,醫生會通過四步手法來確定胎位是否異常。若為臀位或橫位,應在孕30周前可以自行轉位而成正常,但若30周后不能自動復位者,應加以矯正。
一、30周的孕檢步驟
1.檢查者兩手置于宮底部,觸摸宮底部,估計胎兒大小妊娠周數是否相符;然后以兩手指腹相對交替輕推,判斷宮底部的胎兒部分。若為胎頭則硬且有浮球感,若為臀部則大且軟且形狀略不規則。
2.檢查者兩手分別置于腹部左右兩側,一手固定,另一手輕輕深按檢查,兩手交替,觸到平坦飽滿的部分為胎背,并確定胎背的朝向。凹凸不平的部分是胎兒肢體,有時可感到胎兒肢體活動。
3.檢查者右手拇指與其余4指分開,置于趾骨聯合上方握住胎先露部,判斷先露部是胎頭或胎臀,左右推動以確定是否銜接。若先露部仍浮動,表示尚未鏈接入盆;若已銜接,則胎先露部不能推動。
4.檢查者左右手分別置于胎先露部的兩側,向骨盆入口方向往下深按;進一步確診胎先露及胎先露部入盆的程度。
二、胎位不正的原因
引起胎位不正的原因有子宮發育不良、子宮畸形、骨盆狹小、盆腔腫瘤、胎兒畸形、羊水過多等因素。
1.孕婦的羊水過多,使胎兒在宮腔內的活動范圍過大,胎兒能夠自由的在更加廣闊的空間內活動,活動過大時就會影響到胎位,使胎位變得寬松。
2.多胎、羊水過少等,本來可以孕育一胎的子宮,現在因為多胎或者羊水過少等原因就會造成胎兒在宮腔內的活動范圍過小,活動不方便,無法正常活動從而發生擁擠導致胎位不正。
3.骨盆狹窄、前置胎盤、巨大胎兒等,使胎頭銜接受阻。無法使胎頭有良好的位置,發生擠壓等,使胎位不正。
4.產婦腹壁松弛,腹壁松弛會造成腹肌對子宮失去支撐,沒有彈性,變得松弛從而導致胎位不正。
5.胎兒畸形、子宮畸形等造成子宮腔的空間發生變化,從而使得胎兒在宮腔內的活動范圍發生變化,從而引起了胎位不正的現象。
6.臍帶太短,胎兒獲得不了足夠的營養,影響胎兒發育,使得胎兒生長過慢,使得活動的空間變大,從而導致胎位不正。
三、胎位不正的最佳糾正時間
妊娠28周以前,由于羊水相對較多,胎寶寶又比較小,在子宮內活動范圍較大,所以位置不容易固定。妊娠32周以后,寶寶生長迅速,羊水相對減少,此時胎寶寶的姿勢和位置相對固定。
所以在孕32周以后,如果寶寶還是“胎位不正”就基本上等于確定了,當然也不排除極少數胎寶寶來個“意外之舉”。所以胎位不正最合適的糾正時間為孕30-32周之間。在妊娠7個月以前,胎位不正還可能轉正。如果妊娠8個月,胎位仍未轉正,就需要矯正胎位了。
四、那么,胎位不正能順產嗎?
其實,胎位不正會導致難產,而一般情況下難產的解決措施基本都是剖腹產,專家提醒,臨盆產婦如果胎位不正應盡可能采取剖腹產,不建議順產。
對于一心想順產的準媽媽來說,在懷孕期間做定期檢查,多了解胎位不正如何糾正,不過初期是不用擔心的,因為寶寶還處于浮游狀態,會自然糾正。
在產科的處理方面是以九個月(36周)懷孕仍為胎位不正時,就表示診斷確定,但仍有極少數多產婦在臨盆前仍有胎位改變的機會。一般而言,在妊娠32~34周還是胎位不正——“臀位”時就應該決定:實行人工外轉胎位法;自然臀位生產;直接剖腹產。
溫馨提示:
想要順產還應具備順產的條件,如果產婦不符合順產的條件,那么建議準媽媽們不要硬撐;為了寶寶的順利出生,建議多聽取醫生的建議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