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幼教網 2018-07-21 09:00:25
病機,是指疾病發生、發展與變化的機理,掌握病機要領,對臨床辨證論治具有重要意義。婦科疾病的病機,是由于上述各種病因導致臟腑功能失常,血氣失調,間接或直接地影響到沖任、胞宮、胞脈、胞絡出現病變,從而發生婦科經、帶、胎、產、雜病諸疾。臟腑功能失常,病變可單獨發生在某臟,但由于臟腑之間的生克制化關系,
且臨床上的疾病錯綜復雜,故常表現為多個臟腑合病。腎為先天之本,脾為后天之本。脾主運化水谷精微,須借助腎中陽氣的溫煦,腎臟精氣亦有賴于水谷精微的不斷補充。如腎氣不足、腎陽虛憊,不能溫煦脾陽;或脾氣虛弱,脾陽久虛,進而損及腎陽,均可致脾腎氣虛、脾腎陽虛。腎藏精,肝藏血,肝血有賴于腎精的滋養,腎精也不斷得到肝血所化之精的填充,
故精血同源,肝腎同源。腎陰虛無以涵養肝木,或肝血不足以充養腎精,均可導致肝腎陰虛。肝主疏泄,脾主運化,肝的疏泄,有助于脾胃的運化和氣機的升降與流通,如肝氣郁結,失于疏泄,肝木克脾土,可導致肝郁脾虛。此外,脾成化源不足,或脾虛失攝,出血過多,可耗傷心血,而致心脾兩虛。腎陰虛不能上濟心火,可致心腎不交。腎陰不足不能上滋肺陰,或肺陰虛損及腎陰,均可致肺腎陰虛。而婦科臨床上,以肝腎陰虛、脾腎陽(氣)虛、肝郁脾虛的病機最為常見。
臟腑為氣血生化之源,主導與維系婦女的生理活動,若臟腑功能失常,則可產生婦科諸疾。而婦科疾病的發生,主要以腎、肝、脾的功能失常為主。
1.腎的病機腎主藏精,主宰人體的生長發育與生殖。如先天稟賦不足,或早婚多產,或房事不節,或久病失養,或驚恐傷志,或邪氣所傷,均可導致腎氣虧虛,腎的陰陽平衡失調而發生婦科經、帶、胎、產、雜病諸癥。從腎的生理上認識,可以知道腎虛是婦科疾病的病本所在。由于病變的程度、屬性的不同,臨床上腎的病機常見的有腎氣虛(腎氣不足、腎氣不固)、腎陰虛(腎精虧虛)、腎陽虛、腎陰陽俱虛等。
腎氣虛腎氣乃腎精所化之氣,概指腎的功能活動。腎氣的盛衰直接與天癸的至與竭有密切的關系。胞絡系于腎,沖任之本在腎,腎氣不足則沖任不固。可導致月經病、帶下病、妊娠病、產后病和雜病等一系列的婦科疾病,如月經失調、崩漏、閉經、帶下病、胎漏、胎動不安、不孕癥等。
腎陰虛腎陰虧損,精血不足,以致沖任失養,臨床上可出現月經后期、量少、閉經、漏了、絕經前后諸證、不孕癥等。如陰虛而生內熱,虛火內擾,迫血妄行可出現崩漏、經行吐衄等證。
腎陽虛腎陽虛弱,封藏失職,沖任不固,可出現崩漏、月經過多、經行泄瀉、帶下病、妊娠水腫、胎漏、胎動不安等證。腎陽虛衰,命門火衰,胞宮失于溫煦,可出現性欲減弱、宮寒不孕等證。
由于陰虛可以及陽、陽虛可以及陰,若病程日久,往往可出現腎陰陽俱虛。上述腎陰虛和腎陽虛見證,可以夾雜出現。但在臨床上,腎陰陽兩虛中,或偏于陰虛,或偏于陽虛,應該詳加分析,細為辨證,治療上有所側重,才易顯效。
肝的病機肝主疏泄、藏血,其性喜條達而惡抑郁。如素體抑郁,或情志失調,或陰血數脫,均可使肝的疏泄與藏血功能失常而導致婦科疾病。臨床上肝的病機常見的有肝郁氣滯、肝郁化火、肝經濕熱、肝陰不足等。
肝郁氣滯素多憂郁,肝氣郁結,疏泄失常,血海蓄溢失度,沖任失調,常可導致月經先后無定期、經行乳脹、痛經、閉經、產后缺乳、不孕癥等。
肝經郁火情志失調,郁久而化熱化火,火熱擾沖任,迫血妄行,可致月經先期、月經過多、經期延長、崩漏等。肝火上炎,可致經行頭痛、經行吐衄。
肝經濕熱肝郁乘脾,脾虛失于運化,濕由內生,肝郁化熱,肝熱挾脾濕下注沖任,則為肝經濕熱,損傷任帶二脈,常出現帶下病、陰癢、子淋等。
肝陰不足肝藏血,血屬陰,如素體血虛,或數傷于血,或肝郁日久,肝血暗耗,或腎陰虧損,水不涵木,均可使肝血不足,陰虛陽亢,而致經行眩暈、絕經前后諸證、妊娠眩暈、先兆子癰等癥。如進一步發展至熱極生風,肝風內動,則可致子癇、產后痙證等。
脾的病機脾為后天之本,主運化水谷精微,乃氣血生化之源;又運化水濕,為水液代謝之樞扭;脾主中氣,有統血攝血之功能;脾氣主升。如素體脾虛,或飲食不節,或勞倦、思慮過度,均可損傷脾氣,導致脾氣虛弱,而出現脾虛失運、脾虛失攝、脾虛氣陷、脾虛濕困等病機。
脾虛失運一方面不能正常運化水谷之精微,以致氣血生化乏源,血虛氣少,血海不盈,可出現月經后期、月經過少、閉經、產后缺乳等證。另一方面脾虛氣弱,不能正常運化水濕,使水濕停滯,泛濫于機體,而出現運行泄瀉、經行浮腫、帶下病、子腫等證。
脾虛失攝脾氣虛弱,統攝無權,沖任不固,可出現月經過多、月經先期、經期延長、崩漏等證。
脾虛氣陷脾虛中氣下陷,升舉無力,可致妊娠小便不通、陰挺下脫等證。
脾虛濕固脾虛運化無力,水濕內停,或外感濕濁之邪,或過食膏粱厚味,均可使脾為濕困。如水濕壅阻,煉液成痰,痰濕阻滯沖任、胞宮,可出現月經過少、閉經、不孕癥等。如痰濕阻滯中焦,影響脾胃的氣機升降,可致妊娠惡阻。如痰與瘀互結,積聚胞中,可致癥瘕。
心肺病機心主血,主藏神,肺主氣司營衛,心肺病機與婦科疾病也有一定關系。如心脾兩虛,可致月經失調;心腎不交,可致絕經前后諸證;心火亢盛,可致子淋、子煩;肺腎陰虛可致經行吐衄、子嗽、子瘖等。
血氣失調婦女的月經、妊娠、分娩、哺乳的特殊生理活動中,均易消耗陰血,致使機體常處于陰血不足,氣偏有余,氣血相對不平衡的狀態。《靈樞·五音五味》篇說:“婦人之生,有余于氣,不足于血,以其數脫血也。”故血氣失調是婦產科疾病的重要病機之一。病在血分者,主要有血虛、血瘀、血熱、血寒;病在氣分者,主要有氣虛、氣滯、氣逆、氣陷。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