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幼教網 2018-07-17 15:03:10
從古至今,很多教育家哲學家在音樂對于人的發展的影響上都有過論述。孔子認為,樂教使人心胸寬敞,品德善良。音樂是人類精神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幼兒園課程領域的重要教育內容。《綱要》明確指出:音樂教育是實施美育的主要途徑,對幼兒全面發展起著重要作用。良好的音樂教育能提高兒童的音樂技能,增強兒童對音樂美的感受力,同時也是促進兒童全面健康成長的重要手段。音樂是充滿智慧和靈性的,而幼兒園音樂教育活動是以幼兒為主體,以適合幼兒的音樂為客體,通過教師指導和設計,讓幼兒富有個性表現的活動,在音樂活動中,《綱要》精神始終貫穿,層層深入,使幼兒在主動學習的過程中獲得快樂。
一、創設音樂教育氛圍
幼兒興趣的產生與他們的環境有密切的關系,所以為幼兒創設良好的音樂氛圍有利于音樂興趣的培養。例如:在幼兒一日活動中有意識地營造音樂氣氛,激發幼兒對音樂的興趣。在幼兒早上來園時,為幼兒播放一些歡快,活潑的樂曲或歌曲。既渲染了氣氛,又使幼兒感受到音樂本身的性質,使幼兒感到輕松愉快。午睡前,播放一些安靜舒緩的音樂如:《搖籃曲》《搖啊搖》……等,使幼兒產生安寧,親切的感覺,孩子聽著聽著就睡著了。既達到了較好的午睡效果,又發展了孩子對音樂的感受能力。總之,音樂教育不應局限于音樂課,應當滲透于日常生活之中。教師為幼兒創造多樣化的環境,使幼兒的生活,游戲,勞動等活動中都有音樂伴隨,美化了幼兒的心靈,陶冶了他們的情操。長期的音樂熏陶,不僅可以培養幼兒對音樂興趣愛好,提高他們的音樂素質,還有利于培養他們活潑,開朗的性格,促進身心和諧地發展。
二、激發學習的興趣
讓幼兒對一首新歌產生興趣,并把新歌學好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但只要掌握一些正確、適當的方法、策略,能有效激發幼兒的興趣。
首先創設豐富情境,吸引幼兒注意力。幼兒以形象思維為主,優美適合的情境能調動幼兒的多種感官,引起幼兒濃厚的好奇心理和興趣,使之主動學習、快樂學習。因此學唱新歌中情景的創設非常重要。活動中,我制作了一張優美的背景圖,營造了一個優美、柔和的池塘中,一群活潑可愛的小魚在游來游去的情景。讓孩子們自然地進入了情境,激發學習的樂趣。其次保證充足的輸入量,提高學習質量。從歌曲的記憶角度來看,對歌曲的理解是識記的必要條件,讓幼兒把歌曲與他們原有的知識經驗聯系起來,經過自己的分析綜合、這樣識記的效果會比較好。因此,歌詞的理解記憶是基礎。在活動中,我通過讓幼兒填寫部分圖譜的方法,讓幼兒傾聽足夠的遍數,保證充足的輸入量,調動了幼兒的學習興趣,保持幼兒的注意力高度集中,使幼兒能更好地學習歌曲。最后運用多種方法,增強學習趣味性。你教我學、你說我聽的單一的教學模式理念陳舊,不符合幼兒的年齡心理特點,已逐步被生動活潑和富有兒童情趣的教學活動所代替。因此,新歌教學運用多種方法,增強幼兒學習的趣味性是我們需要共同關注的問題。在新歌教學中,抓住幼兒“好玩、好動、好奇”的天性特點,進行趣味性教學。在本活動中我主要采用整合故事講述的方法讓幼兒學習、記憶歌詞,不但強調了歌詞的清晰度,也激發了幼兒的學習興趣。
三、音樂貫穿一日生活,保持幼兒的音樂情緒
教師在歌唱活動中要盡量讓幼兒體驗快樂,但是,怎么樣把幼兒在活動中的那份音樂情緒保持下來。讓他們在日常活動中也能體現出來呢??
我們平時在一日生活中能使用上歌唱的機會很多,除了音樂活動以外,我們還可以在餐前休息或集體活動前利用歌唱的方式來休息、放松。如孩子做對了某件事,我們可以唱《心肝寶貝》來表揚他,喝牛奶的時候我們可以唱改編過的《火車快飛》來督促幼兒大口大口地喝,孩子哭鬧著要媽媽的時候我們可以唱好聽的《我上幼兒園》,和孩子一起郊游時唱著歡快的《郊游》……我們還可以用領唱、獨唱、合唱、分角色演唱等方式來吸引孩子愛上歌唱。如《小燕子》等歌曲演唱起來可以采用合唱的方式,歌曲《再見了,幼兒園》,可選擇領唱的方式來表演,分角色演唱則會讓幼兒更感興趣。
總之,讓每個孩子愛上歌唱是一項長期的工作,需要教師有目的有計劃循序漸進地對幼兒進行引導,它貫穿在幼兒每一次歌唱過程與平日活動中。讓幼兒在有趣的唱唱、跳跳、動動、玩玩的活動中直接地、親身地體驗音樂,感知音樂,才能獲得相應的音樂知識和技能,萌發幼兒感受美、表現美的情趣,讓它更好地成為孩子抒發情感、展現自我的橋梁。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