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幼教網 2018-07-17 10:55:47
。ǘ┟鞔_創設者的角色
1.幼兒是環境創設的主體主題教育環境的創設蘊含著豐富的教育契機。教師可以通過引導幼兒合理規劃環境布局,培養幼兒建構空間思維;讓幼兒利用色彩裝飾環境,培養欣賞美、運用美的能力;讓幼兒整理各種各樣的素材,學習分類與整理;讓幼兒自主剪貼照片、作品等素材,鍛煉手工基本能力;等等?梢哉f,在主題教育環境創設中,生活物品是幼兒收集的,美術作品是幼兒創作的,活動照片是體現幼兒學習過程的,環境創設是幼兒親手完成的。如此的主題教育環境無處不看到幼兒的影子,幼兒由此真正成為環境創設的主人。由于幼兒的發展能力不同,各個年齡段的幼兒在創設班級主題教育環境時的參與程度也有所不同。如創設“我的家”主題環境,在小班活動室里,由于幼兒的動作技能和思維能力有限,教師可以讓幼兒帶來自家的全家福以及家居等照片,或者帶幼兒自己在家喜歡玩的玩具和生活用具,與幼兒共同在班級創設溫馨的“家”的氛圍。在中班里,幼兒的動作技能有所提高,表現能力也初步形成。在創設“家”的氛圍時,幼兒通過討論、協商,利用自己和同伴從家里帶回來的物品,與教師一起布置自己喜歡的“家”。在大班里,幼兒的動作技能和思維能力都已發展到一定程度,教師可以發揮幼兒的自主性和創造力,讓幼兒自己設計、操作、商討、管理環境,把自己想象中的“家”通過繪畫、建構、手工等形式展示出來,在班級環境布置中實現心中夢想的“家”。2.教師是環境創設的主導在班級主題教育環境創設中,教師的主導角色主要體現在對活動的調控,做到適時介入、適度干預、適當支持,引導幼兒自主創設環境。在介入時機上,教師要學會觀察幼兒的活動,觀察幼兒在創設環境時的表現,尤其當幼兒遇到困難而出現停頓時,要能及時判斷此困難幼兒能否自行思考或在同伴的啟發幫忙下能否自行解決。同時,對于不同年齡段的幼兒,教師主導環境創設的程度也有所不同。隨著幼兒年齡的增長,教師對環境創設的干預程度將隨之減弱。
。ㄈ┱故径嘣獌热
班級主題教育活動是圍繞“主題”開展的一系列與“主題”相關的探究活動,具有一定的實施路徑和探索過程。因此,主題教育環境是變化的,遵循主題教育活動的實施路徑和探索過程,展示著主題教育活動過程與成果,多元呈現著幼兒的學習過程。1.環境要呈現出主題活動的實施路徑教師按照主題網絡圖的實施順序把最能代表幼兒探索興趣的探究過程和成果清晰展示出來,既方便幼兒在活動后進行回顧和反思,又能讓家長完整地了解幼兒在園的學習情況。如夏天里“玩水”的主題活動,教師提前讓幼兒從家里帶來泳衣、泳帽、泳鏡以及游泳圈等游泳裝備,共同創設“游泳裝備展示區”,讓幼兒直觀認識各種各樣的游泳裝備;組織趣味水上游戲,教師用照相機拍下游戲的全過程后,讓幼兒自己先把活動的照片分類展示在墻面,再幫助幼兒配以簡單的文字說明;結合水上游戲,教師引導幼兒以繪畫的形式表現游戲的歡樂情景,并用繪畫作品創設環境;教師還提出假期安全游泳的親子活動任務,并把親子活動成果展示在環境中便于大家分享并凸顯安全游泳的經驗做法;等等。2.環境要體現出幼兒對問題的探索過程主題教育活動不僅僅是若干個與主題有關的活動個體的簡單拼湊。教師應引導幼兒對主題進行縱向深層次的探究活動。探究活動是主題教育活動中最核心的活動形式,是幼兒“產生問題→提出假設→動手探索驗證→記錄分析→表達與交流”的過程。因此,主題教育環境應把對主題的探索路徑完半月整地展示出來,賦予教育環境更深層次的內涵。
。ㄋ模┌盐者m宜的創設時機
環境創設應該在主題教育活動過程中進行。環境是主題教育活動中重要的資源和活動素材,應該在活動過程中完成,不應由教師在業余時間來完成。為此,教師應充分地挖掘主題教育內容與環境之間的有機聯系,基于階段性主題教育內容啟發幼兒進行環境創設。幼兒在創設環境時通過設計構思、收集素材、剪切粘貼等一系列動手探索活動,更容易理解和學習主題活動內容,如,整理環境素材能學會物品的分類;修剪作品和粘貼素材能學會剪、撕、貼等手工技能等,從而更深入地參與主題活動。教育環境并非是一成不變的,要建立動態的主題教育環境,隨著主題教育活動的層層深入,教育環境要不斷充實和更換,及時體現幼兒學習與發展的足跡。動態的主題教育環境會持續激發幼兒的好奇天性和探索精神,充分體現出環境獨特的教育功能。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