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幼教網 2018-07-16 11:25:48
摘要:傳統的美術教育違反了幼兒學習美術的客觀規律,壓抑了幼兒個性和創造力的發展,需要教師通過切實有效的改革來突破傳統的美術教育,《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在美術教育活動中指出:要克服過分強調技能技巧和標準化要求的偏向,不能違反幼兒學習美術的客觀規律,不能壓抑幼兒個性和創造力的發展,要通過切實有效的改革來突破傳統的美術教育,以培養幼兒創新、實踐能力為目的,使幼兒學會學習,學會創造性地表現,通過探索掌握初級美術語言。
關鍵詞:創新;氛圍;自由表現;鼓勵;贊賞
一、提供良好的創作氛圍,激發幼兒的創作興趣和欲望
(一)給幼兒提供學習的氛圍
任何幼兒教育活動都需要一種氛圍,美術教育活動更需要創作的氛圍來影響和感染幼兒。比如說,我園中班美術活動中有一節《繪畫臉譜》,就可以把教室的某一個區角布置成臉譜展,給幼兒營造一些學習的氛圍,這比教師用再多的語言講授更有說服力。讓幼兒通過欣賞、對比,從而感受到臉譜顏色鮮艷、左右對稱等。
(二)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幼兒在學習過程中最大的推動力。可以經常運用多媒體教學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讓幼兒從被動學習轉換為主動獲取。美術教育活動常運用的方法有:示范、講解范例、幼兒模仿、教師講解等,對幼兒來說過于枯燥,形式缺少審美感覺,幼兒的作品往往千篇一律。如果能運用多媒體聲情并茂、動靜結合,更進一步改變傳統教學難以表達的內容,形象直觀地展現在幼兒面前,使幼兒在其中按照自己的意愿和興趣來表達自己的經驗和情感并獲得滿足,激發幼兒對表現美、創造美的興趣。1.教師用發現的眼光讓幼兒在活動中能夠創造美幼兒都比較喜歡水粉畫,對顏料也充滿好奇。中班時,我給幼兒設計了一節水粉畫《草叢里》,提供了幾種不同的綠色,當時我剛講完繪畫要求,突然,一個用粘滿顏料的抹布飛到黑板的畫紙上,嚇了我一跳,我很生氣,我看到他驚慌失措,便沉默了一下,走到他跟前輕聲細語地問:“你為什么要用抹布粘滿顏料往黑板上扔?”他用細小而又顫抖的聲音回答:“我就覺得好玩,所以,就扔了。”當時我沒有批評他,而是讓全班幼兒都在看抹布留下的痕跡像什么?幼兒各抒己見,有的說“像花朵”,有的說“像某種小動物”等,這時我往黑板上貼了一張大大的紙,讓幼兒用抹布粘上顏料往黑板上的畫紙上亂扔,幼兒玩得很開心,我啟發幼兒觀察畫面,你覺得它像什么?幼兒紛紛舉手回答。然后我拿起一根毛筆粘上顏料在畫面上勾畫了幾筆,瞬間讓人眼前一亮,一幅優美的森林圖便展現在我們的眼前。同樣讓幼兒隨意地玩,結果卻截然不同,幼兒會對自己無意中的作品產生濃厚的興趣和創作欲望,從而在玩中達到創造美。2.在游戲中激發幼兒創造的熱情教師可以根據幼兒愛玩這一特點激發、引導幼兒。有一次看到幼兒玩踩影子的游戲,我就在教室里拿了幾根粉筆,順手將一位幼兒的影子輪廓勾了出來,孩子們看得很入神,覺得這種做法很特別,紛紛到我這里來拿粉筆,他們兩人一組,你給我畫影子,我給你畫影子。
(三)給幼兒提供豐富多樣的欣賞素材,拓展經驗,開闊眼界
美術活動要求幼兒要學會欣賞,通過欣賞拓展幼兒的經驗,開闊眼界。教師根據本班幼兒的年齡特點選擇適合幼兒欣賞的名家繪畫作品,如:畢加索、馬蹄斯、梵高等作品,讓幼兒從小接觸經典,與大師直接對話,給他們更高的起點和平臺。
(四)提供自由表現的機會,支持鼓勵幼兒積極參與
《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中指出,幼兒園美術活動的氛圍應寬松自由,應給幼兒提供幼兒自由表現的機會,支持、鼓勵幼兒積極參與,用不同的藝術形式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要相信幼兒的藝術潛能,尊重和支持幼兒富有個性的創造性的表現,讓幼兒體驗自由表達和創造快樂。
二、要用賞識的眼光去看幼兒的作品,并及時給予鼓勵和贊賞
美術活動是幼兒園藝術教育中的重要學科。教師及家長對幼兒作品評價的標準、態度往往直接影響幼兒參與美術活動的興趣和積極性,影響幼兒對美術作品的態度,以及對美的鑒別能力。如何正確地評價?首先,應該從幼兒的角度看待作品,每位幼兒在創作時腦海里都會有自己的想法,讓幼兒先講一講自己為什么要這樣畫,或為什么要選擇這種顏色等,及時給予幼兒肯定。其次,不要問幼兒:“你畫的是什么?”因為這種疑問會讓孩子以為畫畫應該要畫得像某個具體的東西,和老師的不一樣就是畫錯了,容易有誤導的感覺。作為教師看到孩子的作品,首先要看孩子是不是在原有的基礎上有所提高,只要幼兒在原有的基礎上哪怕是一點進步,教師都應該給予及時的表揚和肯定。總之,在教學過程中需要幼兒教師改變傳統的教學方法,在美術教育活動中有所突破、有所創新,挖掘幼兒潛力發揮幼兒的創造力,及時給幼兒以鼓勵,增強幼兒的自信心。讓幼兒在美術這一學科中找到自己的快樂。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