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幼教網 2018-07-13 15:33:04
摘 要:黨的十七大報告指出,做好環保工作,要“重點加強水、大氣、土壤等污染防治,改善城鄉人居環境,加強水利、林業、草原建設,加強荒漠化、石漠化治理,促進生態修復。加強應對氣候變化能力建設,為保護全球氣候作出新貢獻”。本文從目前我國面臨的環境形勢入手,就如何改善城市與鄉村環境謀求可持續發展道路,談談看法,僅供參考。
關鍵詞:環境保護 嚴峻形勢 解決措施 共同發展
一、前言
2002年3月5日,朱镕基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強調指出:我國生態環境問題已經相當嚴重。城市環境整治和工業污染防治取得了明顯成效,局部環境有所改善。但總體來看,我國的生態環境問題依然嚴峻,環境保護工作任重而道遠。
《中國環境狀況公報》顯示:隨著我們經濟的發展,我國對能源的需求將越來越大,對煤炭的消耗也將大幅度提高,由此帶來的有毒氣體的排放將進一步增加,加之城市私家車擁有量的急劇擴大,汽車尾氣排放量猛增,致使我國城市空氣質量污染狀況十分嚴重,全國空氣質量達標城市不到50%。近幾年,我國地震、泥石流、沙塵暴、洪澇災害、干旱、酸雨等自然災害頻發,這是自然環境惡化所導致的直接結果。
二、污染防治與生態修復問題分析
黨的十七大報告指出,做好環保工作,要“重點加強水、大氣、土壤等污染防治,改善城鄉人居環境,加強水利、林業、草原建設,加強荒漠化、石漠化治理,促進生態修復。因此加強水、大氣、土壤等污染防治是當務之急。搞環保的都知道,水、大氣、土壤是生態環境最基本的要素,對這三者的污染治理是當前我國生態環境建設最緊迫的任務。
首先是水,水是生命之源,是人類生存和發展之本。水質安全直接關系人民的生活和健康。實行流域統籌治理,讓不堪重負的江河湖泊休養生息。強化水污染事故預防和應急處理,確保人民群眾飲用水安全。
其次大氣,大氣是一切生命賴以生存繁育,須臾不可或缺的基本條件。近年來,我國部分城市的大氣質量有所改善,但總體上看,還是不容樂觀。今后,要抓緊完成大氣容量測算,制定大氣環境質量達標規劃和改善目標;嚴格新建項目的環保審批,依法否決高污染項目;加快老污染源的限期治理,關停不能穩定達標的重污染企業。通過達標排放、關停企業、綜合治理,不斷提高空氣環境質量。
最后土壤,土壤是萬物生長之基。土壤污染直接關系人民群眾的食物安全,這些年,我國土壤污染物含量和面積不斷增加,必須引起高度重視。今后,要進行土壤污染源調查,盡快摸清全國土壤污染狀況。加快土壤污染防治立法,建立健全相關的法律制度,制定完善有效的政策措施,形成土壤污染防治監管機制和體系。加大壤污染治理力度,減少農藥、化肥、地膜等污染,使受污染土壤得到改善和恢復。
三、具體措施與建議
(一)加快城市綠化,促進節能減排,創造低碳生活
隨著現代工業的發展、城市人口的劇增以及人類對資源和能源的過度開發使用,造成城市環境日益惡化,給人類生存和發展帶來嚴峻挑戰。因此,防治城市環境污染和提高城市環境質量,是擺在園林綠化事業面前的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針對上述一系列問題我們要制止生活惡習,最終實現減少碳排放,讓城市回歸新鮮空氣和盡可能的自然生態。但這些只是被動的治理行為,只有綠化才是最有效的低碳治理辦法。城市綠化可以增加城市綠量和綠化覆蓋率,提高公共綠地的質量。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