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幼教網 2018-07-11 16:09:43
數學等于計算嗎?不是,計算只是數學的一部分。
數學都包括哪些呢?(數量,數字,對應,分類,比較,幾何圖形,時間,空間,排序,運算)
1(關于數量)
一般什么時候會看到孩子數量的萌芽呢?一歲半左右,會有這樣的表現,會用1個代表一個事物,或2代表2個事物,這個時候孩子的抽象邏輯思維開始出現。當孩子發現這樣的特征后,說明孩子開始出現學習數學的能力,具備思維能力,孩子學數學是從數數開始,孩子開始學習數字時,更像是在背,沒有理解數字的含義,而是像唱兒歌一樣機會數字。隨著生活經驗的豐富,會出現1后面跟著2(代表2個),2后面跟著3的,開始出現對應。和孩子一起爬樓梯并數數,或在生活中指導孩子如給你一個蘋果,給媽媽2個蘋果,在孩子在生活中找到數與事物之間的邏輯關系。
孩子在數數時期會出現這樣的階段:跳著數數。如:1.2.3.5.6.當孩子這樣的時候沒關系,這時孩子對序數不是很理解。他把數完的數字與結果沒有對應起來如:孩子數完蘋果是5時,你問他幾個時,他會隨機說一個數字如4或6等。這種情況也是很正常的。
孩子經歷這樣的體驗后,孩子就會數了。
2歲半孩子會從1數到5,點數就可以。
孩子在數數時會經歷兩個難點:如當數到10是,10后面的數字會是那個數字?設計到從單數進入到倆位數,數字的進位。19后面是多少?當他突破了這些規律時,他的數數就會更進一步。
在蒙氏數學有這樣的教具:賽更板。數位和進位。
2(數字)
當孩子抽象思維發展一定的時候才能進行數字數量的對應。
當我們教孩子認數字,只是屬于形象的認知。但是和量的對照是沒有關系,如果和量的對應是需要邏輯關系的,很早讓孩子認數字對數學邏輯沒有幫助的。
在蒙氏數學里,在孩子數數后,才開始教孩子認識數字。中班后通過刷數字版來讓孩子認識數字并學會怎樣與量對應上。
那么孩子的數與量對應上后,孩子開始發展出更多的邏輯思維。開始出現對應。
3(對應)
一一對應(每個人都有一張嘴,一個鼻子等)
一對多。(兩只手,兩條腿,系扣子左邊一排扣子,右邊一排洞,只有對應好了,才不會出錯。)
所以不要小看生活中的數學,他都是發展孩子,對應未來代表的是什么呢?代數關系如:對應X,Y,X=2Y。對未來的初中數學是有幫助的。
4(分類)
從孩子收拾玩具可以引導,可以從玩具的功能,顏色等引導孩子進行分類,分類對孩子的條理性是很好的考察。
把東西歸置好,反應孩子對于信息的安排和條理的程度。信息是有輸入和輸出的。為什么有的人反應快有的人反應慢,和他大腦中對信息的安排有關。(存儲和提取有關)
在孩子秩序敏感期時引導孩子開始分類。小孩子可以按一種屬性分類(顏色)中班可以增加兩種屬性,如在一堆積木里讓孩子按顏色或形狀等。隨年齡繼續增加。
分類對于孩子的統籌能力,組織能力都有幫助。未來對于孩子管理能力是有幫助的。
5比較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