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幼教網 2018-07-10 15:26:16
再次,教師的專業素質,如對幼兒數學活動的觀察、評價、反饋能力等,也影響幼兒計數教學質量.李娟等[7]采用深度訪談和非參與式觀察法,研究幼兒數概念發展的途徑,結果發現,教師主要通過“看”來了解的,即所謂的“觀察”,包括了“看孩子能不能完成操作”“看孩子的即時反饋”“看孩子操作時的思路是否清晰”“看孩子是否理解操作活動的情景”,然而,教師在看的過程中,出現了只重結果不重過程的情況.周欣等[8]采用個案分析法,考察了教師對幼兒數數(也稱為計數)行為評價策略,結果發現,教師對幼兒數數技能的評價缺少針對性,傾向于從途徑和方法上,泛泛而談,缺乏對幼兒數學學習和發展特點深剖的能力,難以根據幼兒數概念的形成所需要的幫助來提出相應的教育建議,并且存在數學教學策略應用不當等問題.這些都表明,良好的觀察、評價、反饋能力是幼兒數學教學中教師的重要素質.
2.2.2 學生學的策略
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人們越來越重視對幼兒學習策略的研究.由于幼兒自身身心發展的特點,幼兒的認知特點對幼兒學習策略的選擇有很大影響.如陳英等[9]采用測試法,對幼兒的元認知知識發展特點進行了研究.元認知知識作為個體所獲得的世界知識中與認知有關的部分,大致分為關于人、任務和策略的知識三個范疇.已有的研究結果表明,兒童元認知知識的某些方面表現出了一定的發展變化過程,隨著年齡的增長,元認知知識具有明顯的年齡差異,且更傾向于使用內部策略.這一研究證明了元認知知識對兒童計數學習策略應用的影響,即元認知知識水平越低的幼兒,在選擇計數學習策略時,更傾向于使用外部的策略,如實物數數等,而反之,元認知知識水平較高的幼兒,則傾向于使用內部的非言語策略,如心算等.
魏勇剛等[10]也分析了幼兒數學認知障礙的執行功能,從反面探討了影響幼兒數學學習能力發展的影響因素,其中顯然也包括對幼兒學的策略的影響.就目前幼兒計數學的策略研究分析,多集中于根據幼兒的計數發展的年齡特征,分析某一階段幼兒的計數能力,從而分析幼兒計數活動的學習策略,如張麗[11]認為,幼兒計數具有活動內容掌握的順序性、動作水平發展的階段性的特點.其中活動內容掌握的順序性,跟已有研究相似,都認為幼兒計數都是要經歷口頭說數、按物點數、說出總數并能按數取物;幼兒計數動作發展的階段性是經歷了從借助外部動作到外部言語直至內部言語的過程,是從低級的外顯行為到高級的心智活動的一種過程.因而,學習策略的選擇也從操作性的外部策略,慢慢地轉向內隱性的內部策略.
除了關注幼兒智力因素對幼兒計數教學活動的影響,大部分研究者也注意到興趣、情感等非智力因素對幼兒計數學習策略選擇的影響.主張幼兒數學活動中應重在教育生活化、游戲化,在自然、真實的情境中,引導幼兒操作探索,突出幼兒的數學情感和探究興趣的培養,突出非智力因素對幼兒數學學習的影響,對幼兒學習策略選擇的影響.
3 研究評析
選擇恰當的幼兒計數教學策略,是幼兒數學教學成功的重要保證.綜上所述,從研究范式和方法上看,多數研究傾向于遵循質性和定量相結合研究范式,采用問卷調查法、深度訪談、非參與式觀察法、個案分析法等方法,對影響幼兒計數教學策略的選擇因素進行研究,科學性較高;從研究內容上看,多數研究涉及了探究式教學策略、計算機輔助教學策略等計數教學策略類型,探討了教師教的策略、幼兒學的策略對計數教學策略的影響,內容較為豐富.
然而,已有的研究也存在明顯不足.首先,從研究對象上看,由于被試選擇地區的不同(量化研究中,被試多來自城市),加上幼兒的年齡、能力、興趣以及數學經驗的差異,研究效度值得商榷;從研究內容上看,傾向于基于數學教育的整體視角分析教學策略的選擇類型,鮮有對具體的計數教學策略的選擇類型進行研究,導致幼兒計數教學方法的公式化.同時,在分析影響策略選擇的因素時,也傾向于如研究教師的個人素質對自身教學策略選擇的影響等情況,而未專門論述其對幼兒數學或計數教學策略選擇的影響等.盡管計數教學屬于數學教學的一部分,但是計數教學理應有自身的特質,現有的數學整體觀下教學策略研究對于幼兒計數教學而言無論在適切性抑或可操作性均存欠缺.
基于此,在未來的相關研究中,應增加對專門的、具體的幼兒計數教學策略的研究.加強教師其他方面的素質,如個人風格等因素對幼兒計數教學策略選擇的影響研究.從而促進幼兒計數教學的順利進行,提高幼兒計數教學的質量.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