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幼教網 2018-07-09 15:41:53
當前隨著"科技是第一生產力"意識的增強,以及幼教改革的深入,科學教育以其獨特的魅力和功效被納入幼兒教育體系中,成為幼兒教育的一項重要內容。《幼兒園工作規程》明確提出了科學教育的目標:豐富幼兒對自然和社會的粗淺知識,培養幼兒對自然與社會的興趣和求知欲,開發幼兒的智力,形成幼兒對人對事物的正確態度等。
一、科學教育的作用
幼兒科學教育活動是幼兒認識周圍世界,獲取知識與經驗的重要途徑,在實現幼兒園培養目標上發揮了重要的作用。體現在:①科學現象五彩繽紛,神奇有趣,最能引起幼兒的好奇和探索求知的興趣;②科學教育內容豐富,涉及面廣,存在于幼兒日常生活的各個空間,教師可因勢利導,抓住契機,靈活進行科學教育,豐富幼兒對自然和社會的粗淺知識,增強幼兒的科學意識,形成幼兒對人事物的正確態度;③幼兒在科學活動中需要調動各種認知功能積極參與,觀察、比較、分類、操作、思維等,從而使幼兒的認知能力在活動中得到相應的培養與提高;④科學教育的一些內容與其他教育內容有著潛在的不可分割的聯系,比如語言故事《小壁虎找尾巴》,體育《走平衡木》、各種建構游戲等都包容著一定的科學內容,教師可以通過科學教育幫助幼兒對知識、技能的掌握。
二、科學教育的開展
1、預定目標,選擇、設計科學教育內容
目標是實施科學教育的導向,我們在實施科學教育前可先根據各年齡段幼兒的實際認知水平和科學發展目標,結合時代特征,確定各階段的分目標,明確在這一階段要認知什么,達到什么水平,培養哪些能力等。有了明確的目標,我們就可以有的放矢地選擇和設計科學教育的內容,有條不紊地開展科學教育。在科學教育內容的選擇和設計上要注意:①以目標為出發點和歸宿,內容要為實現目標服務;②內容要符合幼兒的認知特點,貼近幼兒生活,豐富多彩、新穎有趣,有利于激發幼兒的興趣和求知欲;③各階段內容循序漸進,呈層次性,不同階段提出不同的要求;④活動內容要體現時代特征,適當安排現代科技的有關內容,讓幼兒初步認識現代科技,知道科技是在不斷發展的,它會給人們帶來更多的方便。
2、開設區角,給幼兒的自由探索提供良好的環境和條件
著名心理學家潘菽教授指出“教育是一種環境,是人類有組織、有計劃地傳遞社會經驗、發展技能的方式”要在幼兒園里有組織、有計劃地開展各類科技活動,必須為幼兒創設豐富寬松的探索環境,為幼兒的科學活動配置充足的物質條件,隨時滿足幼兒求知欲的需要。
在科常區我們為幼兒安排了各種科學小實驗。如:“會轉動的紙棒”,為幼兒提供電池、紙棒、圓珠筆,讓幼兒自己來動手操作、探索,從而來發現塑料圓珠筆在頭發上摩擦后會產生靜電,靜電會吸引紙棒順筆桿牽引方向轉動。引發幼兒對靜電產生興趣。
在勞作區我們為幼兒安排了各種科學小制作。如:“蛋殼不倒翁”,為幼兒提供蛋殼、牙膏、彩筆、剪刀等,讓幼兒試著做一做、畫一畫、玩一玩,從而來體驗其中的樂趣,了解由于牙膏擠進蛋殼底部后,蛋殼的重心下移,呈上輕下重的狀態,所以就不會倒了的科學原理。
在生活區我們為幼兒安排了一些簡易的、安全的、并與幼兒生活中有關系的科技產品,讓幼兒在探索的基礎上學會簡單的操作。如:“燉蛋”,為幼兒提供微波爐、雞蛋、打蛋器等來讓幼兒學習使用打蛋器把蛋打碎、打勻,然后利用微波爐燉蛋。與同伴共同分享操作成果,充分體驗通過自己勞動所帶來的快樂。
幼兒在活動中可以自由進入,獨立或合作地進行觀察、操作、嘗試、實驗,自由自主地探究。教師不直接介入,不隨意評價,微笑等待,尊重和關注幼兒的個性活動方式,發現和肯定幼兒的創新思維和能力,觀察分析孩子的興趣和需要,在孩子求助時給予適宜的啟發與合作。讓幼兒感到學科學、做科學是一件輕松而愉快的事。
開設各類區角要注意:①提供的內容、材料要貼近幼兒生活,幼兒容易理解和感知的,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和發展水平。太容易,不能激發幼兒操作的積極性;太難,幼兒不能理解,容易產生畏難情緒。教師要在觀察、了解幼兒的興趣和需要的基礎上,發動幼兒一起收集、準備活動內容與材料,一物多用,讓幼兒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真正促進幼兒的有效發展;②材料要便于幼兒操作,簡便、衛生、安全,并易于準備。如用各類塑料杯、塑料管、洗衣粉、清潔精、洗手液等來制作吹泡液;用玻璃杯、可樂瓶、小筷子,提供方糖、鹽、味精、小沙子、回形針等進行各種溶解實驗等。簡便的材料和內容還有利于幼兒回家后的再探索,使科學活動得以延伸。③幼兒在操作的過程中教師要重視幼兒的情緒體驗,對愛動腦筋、認真探索的孩子給予適當的肯定和鼓勵,增強自信;能力強的孩子適當提高難度,使其求知欲不斷得到滿足;能力較差的幼兒給予適當幫助和提示,教師可高興地與其合作,保持幼兒探究科學的積極性;④活動的內容、材料要根據孩子當前的興趣和需要更換、補充,保持內容和材料的吸引力,促進幼兒活動的興趣不斷被激發,不斷有新問題產生,從而持久地保持幼兒對科學的興趣和探索積極性。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