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幼教網 2018-07-08 07:16:17
一、創設開放的可溝通的交往環境
(一)建立良好的師幼關系
語言是溝通交流的工具,而良好的師幼關系、親密的同伴關系則是溝通交流的前提。教師如果用真誠的眼光同孩子交流,仔細聽孩子的每一句話,給孩子不斷的鼓勵、支持,孩子在民主、友愛的氛圍中無壓力、無拘束,自然有話就敢說、喜歡說。
(二)注意有效溝通
創設語言交往的氛圍時,應注意溝通、交流內容的有效性。一次筆者發現我園一位年輕教師組織區域活動時,幼兒在活動中交流的聲音很大,為了不影響其他幼兒,這位老師想提醒這些幼兒要輕聲交流,卻問誰在講話,幾個張口講話的孩子立刻緊張地閉上了小嘴。這位老師的做法就是沒有注意與幼兒進行有效溝通,反而阻礙了幼兒之間的交流。如果教師在一些場合中沒有考慮孩子的思維特點,用反語或幼兒難以理解的語言批評指責幼兒,幼兒往往不能及時領會,這就會影響溝通的效果。
(三)讓每個幼兒都有交流的機會
在日常語言交往中,觀察同齡幼兒講述同一件事,我們不難發現幼兒們在理解能力、用詞及表達方式上存在著明顯差異。為了提高幼兒的交流興趣、培養幼兒語言交流能力,作為教師應該關注幼兒的差異表現,在幼兒園力爭為每個幼兒提供盡可能多的交流機會,同時根據每個幼兒語言交流的能力,要求家長在家里給予配合,多給幼兒創造交流的機會。
二、組織開放的可探索的語言活動
創設真實豐富的語言運用情境,能使幼兒多看、多聽、多說、多練,從而增長其見識,發展其語言表達能力。在一次外出春游時,中班陳老師引導幼兒觀察周圍春天的變化,突然一位孩子掀起衣服,要讓自己的肚臍眼兒也看看春天,所有的孩子好奇地跟著學,老師隨即讓幼兒閉上小眼睛,用肚臍眼看看春天是什么樣子,小朋友都說看不見。老師便請孩子們把肚臍眼藏起來,用小眼睛看看春天是什么樣子,這時孩子們都興奮地說:看見了綠綠的草,看見了美麗的花……每個幼兒都爭著講自己的發現。陳老師在對孩子們的發現給予了積極的評價外,并沒有忽視幼兒對肚臍眼兒的興趣,她從肚臍眼兒有何用處引發了幼兒探索人體奧秘的主題活動。幼兒在活動中提問特別積極,生成了許多新的主題。在幼兒生成的主題中,孩子們常常會提出許多為什么,教師可趁機啟發幼兒自己去探索,去尋找答案,孩子們在豐富的活動中又回答了許多個為什么,這一過程不但豐富了幼兒的語言經驗,還提高了他們主動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促進幼兒語言全方位發展
(一)力求語言教育內容多樣化
我園改變了過去在學期初把一學期語言教育活動的內容和形式做一個總體安排便依計劃執行不變的做法,而是同時結合幼兒生成的主題來確定語言領域的教育活動。我們將不同形式和不同方法進行的語言教育活動穿插進行,做到既突出主題又能使各種形式的講述、朗誦、文學活動等間隔進行,從而豐富了幼兒語言教育的內容。幼兒園語言教材的靈活性,要求教師要更快地提高自身素質,既緊跟時代的步伐又根據幼兒的發展,在實踐中不斷創編有自己特色的教材。根據幼兒的需要對原教材進行一些創造性的發揮或改變,都能達到理想的教育效果。
(二)追求語言教育形式多樣化
一是可將正規的語言教學活動與語言區域游戲活動緊密結合。如以詩歌“春天的秘密”為主題的綜合教育活動,有找春天、畫春天、說春天、學習春天作品等系列活動,幼兒在這些活動中既可以獲得有關春天的知識,也可以學會欣賞有關春天的文學作品和表現春天的藝術手段。在正規的語言活動中以幼兒的親身活動來建構語言教育內容,可以運用色彩鮮艷的圖片、生動形象的課件讓幼兒觀察,幼兒在觀察的基礎上,將看到的內容按一定的語言結構進行表達;或將具體的行為與說聯系起來,在做中誘發幼兒說的愿望,在說中進行語言表達的練習,使不同水平、不同能力的幼兒在可做的范圍內進行語言表達。也可以議議說說。活動中除了讓幼兒對某問題進行討論外,還可讓幼兒就各自的表達方式進行評議,在這樣一種平等的關系中,幼兒有話敢說,在互學中也找到了樂趣。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