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幼教網 2018-07-08 07:02:53
摘要:語言是人與人之間交流、溝通的重要載體,擁有良好的語言表達能力對于更好的開展學習生活有著重要的促進意義。幼兒教學中我們要注重對于他們的語言技能培養,通過教師的科學引導示范、注重幼兒的對話實踐、糾正會話中的不良習慣來引導幼兒進行有效的語言技能學習,為他們的健康發展、全面發展打好基礎。
關鍵詞:幼兒;語言;技能;培養;策略
一、“名師出高徒”,幼兒教育中教師要做好教學引導
在幼兒時期,由于孩子們的知識積累有限、認知能力相對不足,在與人對話的過程中往往會出現含糊不清、發音不準的現象。幼兒園作為幼兒學習成長的重要場所,教學中就需要我們能夠做好教學引導,不斷豐富幼兒的基礎知識積累、逐漸提升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在這個過程中,教師的教學引導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國家大力倡導推廣普通話,幼兒園作為教育機構,也肩負著做好普通話教育的重要責任。然而在廣大農村地區,由于人們的方言口音較重,幼兒在學說話的過程中自然而然會學習到一些方言的內容,這對于他們的語言技能養成是極為不利的。如貴州方言平翹舌不分,缺少后鼻音,如分不清“能”和“冷”、“胡”說成“服”、“兵”和“賓”發音相同等。如果在幼兒階段不能糾正這些錯誤的發音,到了成年以后就會形成典型的西南方言。方音一旦形成,就難以糾正,而且年齡越大,越難糾正。可見在幼兒期加強語音的正確訓練對于幼兒語言能力的形成是十分重要的。教學中教師必須重視這個階段的教育影響,通過正確的語音給幼兒提供模仿的榜樣,這樣幼兒就能夠像教師那樣正確發音,逐步形成良好的語言習慣。教師的主導作用主要體現在語言教育教學過程中,教學中教師盡量用普通話和學生進行交流,引導學生在學習、朗讀的時候使用普通話,給他們的學習發展營造良好的氛圍。
二、“實踐出真知”,語言教學中要注重幼兒的練習實踐
幼兒時期正處于孩子們語言技能養成的關鍵階段,普通話教育要從小抓起,才能夠收到更好的效果。在這個過程中我們要認識到孩子們的學習主體地位,引導他們在學習的過程中進行有效的練習鍛煉、實踐運用,以便能夠更好的豐富他們的學習渠道,讓孩子們及時學習、及時運用,不斷提升語言技能。
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從聽音、發音兩個層次入手,讓孩子們能夠不斷學習、不斷提升語言技能。聽音練習主要是向幼兒提供正確的發音樣板,讓幼兒利用聽覺對正確語音產生印象并形成記憶而固化下來。聽音練習有音像聽音、教師示范聽音、幼兒榜樣聽音等不同的練習形式。發音練習是讓幼兒練習說話,練習正確的發音。練習的方式有教育活動練習、游戲練習、日常生活練習、專門練習等不同形式。如教師和幼兒的口語交談、講故事、念兒歌、猜謎語、練習繞口令等不同途徑都能幫助幼兒提高口語的發音能力。用不同形式對幼兒進行發音訓練,可以使幼兒掌握正確的發音規律,正確地說普通話,既訓練了幼兒聽覺器官的靈敏性,使之辨別不同語音的變化,區別正確與錯誤的發音,又訓練了幼兒發音器官的協調活動,使之形成正確的發音。
在教學中我們發現不少孩子 n 和 l 不分,如將水流(n)讀成水牛(l)。針對學生 n、l 不分的情況,我們可以使用以下的方法:可先著學生捏著鼻子,鼻腔振動而發不出音,再把手指松開,便是發出了 n。然后再用手捏著鼻子, 鼻腔沒有振動,發的便是 l。要 多重復幾次,讓學習者多作感受機會,使他們區別出 n 和 l 兩個聲母的不同。之后再用繞口令引導學生去進行實踐:門外有四輛(l)大車,你愛拉(l)哪(n)兩輛(l)就拉(l)哪(n)兩輛。要分清鼻音n、l。n是鼻音,發音時氣流從鼻腔流出,舌尖的前端要放在上齒齦。l是邊音,發音時舌尖要放在上齒齦稍后的位置,氣流從舌頭的兩邊流出。通過這樣的鍛煉,相信學生們的語言技能就能夠不斷提升。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