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幼教網 2018-07-07 08:40:21
一、開展機器人科學教育活動的途徑
面對新的形勢和學校的實際情況,筆者所在的學校———浙江傳媒學院實驗中學,積極進行了機器人科學教育的探索。
(一)成立機器人俱樂部,創設學習現代科學與技術的實驗平臺
為了將國家課程“通用技術”中的“機器人制作”課程更好地落到實處,浙江傳媒學院實驗中學在上級教育部門、科技局的支持下,與浙江外國語學院、上級教育技術中心、潮鳴街道科協和杭州發明學校共同發起,創辦了浙江省首家通用技術與機器人科學教育相結合的“杭州機器人俱樂部”(設于浙江傳媒學院實驗中學內),并正式掛牌開展機器人科學教育活動。俱樂部開展活動的宗旨是開展豐富多彩的機器人研制和競賽活動,普及機器人科學知識,發揮青少年的聰明才智,使青少年在快樂的體驗中學習,在成長與進步中培養科學精神和科學思想,掌握科學知識和科學方法。此外,也鼓勵更多優秀科技幼苗的涌現,喚起全社會對青少年科技活動的普遍關注和支持。俱樂部有人工智能機器人工作室(各種規格的機器人50多套)、電子制作工作室、模型設計工作室、通用技術工作室和勞動與技術創新制作室等。俱樂部面向全市中小學生開展示范展示活動,并開放機器人專用實驗室或活動場地,組織學生和社區市民參觀、體驗、參與機器人設計與制作項目,讓更多的學生和市民了解機器人、接觸機器人、設計機器人、制作機器人。俱樂部還利用業余時間對中小學生開展機器人基本知識和技能的培訓,并定期組織開展校際機器人邀請賽,為廣大中小學生提供一個學習科技、展示自我的平臺。這樣,社區與學校合作,達到了資源共享的目的,體現了“建設節約型社會”的理念。此外,俱樂部還與杭州市科技局、浙江中控科技機器人研究院合作舉辦了全國科普周活動項目“機器人的昨天、今天和明天”的科普講座,受到了很多通用技術教師和市民的好評。
(二)利用俱樂部吸引愛好者共同探究機器人教育
俱樂部依托機器人教育工程專業人員在為有關學校進行定向指導后,很多學校將機器人科學教育納入到信息和通用技術及物理等選修課程中去,并逐步開展機器人科學教育的組織方式與教學活動的研究。有的學校成立了機器人項目教學活動研究小組,有針對性地開展各項活動;有的學校與現代科技企業合作,創辦機器人科學教育聯盟,針對中小學生機器人教育的標準化硬件和軟件進行開發和試驗;有些學校還投入大量經費,創建了經濟實用的機器人實驗室,并添置了最新的機器人教學設備,為進一步深入開展機器人科學教育提供硬件支持。這樣,專業人才與業余愛好者相結合,運用多種方法,總結經驗,使機器人科學教育不斷得以改進和完善。
(三)以任務驅動使機器人教育成為參賽項目和常態實踐活動
學校強調在普及的基礎上,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性、探索性和實踐性,鼓勵有興趣、有特長的青少年深入開展機器人科技活動。在活動前或活動的過程中,教師必須經常與學生共同討論,明確實踐的具體要求和任務,通過不斷引導激發和維護學生的興趣和熱情,幫助學生開拓思維,培養學生創造性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如周斌同學進行了賽車機器人的研制,他充分發揮了想象力,并查閱了許多資料,請教了有經驗的老師,將真實的賽車控制系統運用于機器人的設計中,一舉在省機器人大賽中獲得了冠軍。
二、開展機器人科學教育活動的特點
我們開展的機器人科學教育活動主要有以下特點:
(一)具有趣味性機器人科學教育活動能增強學生的求知欲,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它們在興趣盎然中逐步形成創造的原動力,使“快樂機器人”探究變成現實。它能啟發學生發現問題,使機器人科學原理的學習和科技創新與現實問題相互聯系,進而激發學生的創造欲望。
(二)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機器人科學教育活動對學生思維方法的培養和鍛煉、對學生的創新能力的形成極為有利。例如學生設計的“機器狗”,生動形象,并且還有語音和情感響應。
(三)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合作交流能力學生在小組合作的實驗環境中,共同設計、組裝、編程和調試。在完成每次技術任務的過程中,設計制作者必須進行討論和交流,必須有相應人員的配合和共同努力才能達到相應目的。這樣就能慢慢促進學生合作學習能力的提升。
三、開展機器人科學教育活動的保障措施
(一)師資落實
我們選定既有好的科學基礎理論水平,又有很強的實踐動手能力的優秀教師,承擔機器人科學教育活動的具體指導工作,并實行分工負責,合理調節。指導教師主要為:科技教育特級教師、機器人俱樂部科技創新負責人、高中技術學科教師,還有物理、化學、生物等相關課任教師,以及團委和學生會的科技骨干教師和高校志愿者。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