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幼教網 2018-07-07 08:36:17
一、幼兒科學教育對幼兒認知發展的促進作用
(一)使幼兒獲得廣泛的知識經驗。
形成概念現代科學教育是通過幼兒自己操作,感知和身體運動,能夠輕松吸收新信息,發現更多甚至超越老師給予的知識,還有助于理解事物的特性和事物之間的關系,例如幼兒通過親自拍球、滾球、用球做游戲,才能理解球的軟硬、彈性,認識到拍球的輕重與球跳得高低的關系。
(二)促進幼兒的觀察、分類、測量、表達、思考等智力技能的發展。
首先,有利于發展幼兒的觀察力。觀察對幼兒來說是最基本的一種智力技能。在幼兒科學教育中,幼兒運用多種感官聽、觸、味、嗅參與觀察,學習了觀察的方法,觀察的內容也由淺入深,由單個物體到多個物體,從短時觀察到長時期的觀察,在這個過程中,幼兒多種感官作用于物體,建立多種分析器的聯系,形成完整表象,使觀察全面深入。通過科學教育活動過程的訓練,幼兒的觀察力可得到明顯提高。其次,發展幼兒的分類能力。分類是探索事物與事物之間關系的手段,是一種重要的學習能力和方法,有利于幼兒邏輯思維的培養,幼兒在操作時把物體放入一定的關系中,有這種活動做基礎,隨著幼兒年齡增長,他們可以不必用手碰物體,而能夠在頭腦中把物體進行分組。
(三)促進幼兒形成新觀念。
科學技術的發展推動著社會的進步,也更新著人們的思想觀念,這些新觀念使人更好地服務于社會,適應于社會。幼兒科學教育向幼兒傳授現代科學知識的同時也促使幼兒形成環境意識,科學沒有止境等新觀念。幼兒科學教育培養幼兒的環境意識。“生態”是二十一世紀人類面臨的兩大挑戰之一,現代幼兒科學教育納入了生態環境教育。如“沙漠上的駱駝”、“清潔的水和不清潔的水”、“掃垃圾”等課題,把動植物及其生長環境聯系起來,把水的污染、生活垃圾的污染、空氣的污染和水源的保護、環境的保持結合起來,讓幼兒從小接受生態環境教育,關心保護環境。
二、促進幼兒情感的發展
(一)豐富幼兒的情感體驗。
幼兒科學教育通過向幼兒展示充滿色彩、聲響、圖形、數量、關系、聯系、因果變化的大自然、現代科學技術以及人體自身的知識,為幼兒打開了一本五光十色的大百科全書,吸引了幼兒注意,激發了他們的好奇心,使幼兒在科學教育活動中通過對人與自然的關系、人與人的關系和人與社會關系的反復認識和體驗,獲得豐富的情感體驗,如作為中國人的自豪感;繽紛神奇的大自然的美感;對科學知識濃烈的好奇心;獲得知識的滿足感;操作成功的成就感;品嘗到勞動果實的喜悅感等。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