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幼教網 2018-07-07 07:58:58
。壅萦變簣@科學教育,是幼兒園課程五大領域之一。在教育活動實踐中,科學教育相對處于被弱化的地位,尤其在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評價、幼兒探索空間等方面,受到諸多因素制約,導致科學教育活動多流于形式化,不能有效達到教育目標。本文立足找出問題癥結,為黔南地區,特別是農村幼兒園的科學教育,探究出一系列可行的提高策略。
[關鍵詞]幼兒園;科學教育;策略;黔南
一、黔南地區幼兒教育主要問題分析
近年來,隨著國家對學前兒童教育的重視,黔南地區的幼兒園普及到了鄉鎮一級。雖然在辦學規模上基本上解決了農村兒童入園的問題,但是在辦學質量上與城市及發達地區仍存在較大差距。我們以幼兒園科學教育活動的開展作為切入點,對12個市、縣鄉村幼兒園的教師進行了多種方式交流,了解的情況如下:(一)幼兒教師的專業知識缺乏黔南地區屬于少數民族地區,幼兒教師專業知識的相對不足,主要表現在職前教育與職后教育均不理想,導致幼兒教師無法及時有效地獲得足夠的專業知識與專業技能。首先,職前教育的不理想,主要表現為教師學歷、專業等結構不太合理。據調查,很多幼兒教師的第一學歷以高中和中專為主,這就導致幼兒教師缺乏專業幼教知識和技能。更缺乏專職的幼兒教師,如專職音體美教師和英語教師。其次,幼兒教師職后專業教育更存在機會少、層次低、培訓時間短、經費自籌比例重等一系列不足。(二)幼兒園課程設置不合理由于幼兒家長對幼兒的期望太高,幼兒園為了從一定程度上去迎合一些家長的意愿,從而在對幼兒課程設置時,不顧幼兒年齡特點,從而給幼兒教授一些不適合幼兒年齡段應該去學習的知識,再加上幼兒園為了贏得良好的家長口碑,擴大招生,往往更加注重了對幼兒知識的傳授,而忽略了對幼兒的性格的培養與智力的開發。因此,這也使得很多幼兒園不能擺脫幼兒園語文、數學的怪圈,在幼兒教育中重知識而輕情感。另外,對于課程的設置不能很好地與幼兒的生活環境相結合,不能很好地實現在真實環境中加強對學習的接觸與體驗,幼兒教育方式從一定程度上違背了幼兒的成長本性。(三)農村留守幼兒教育問題普遍存在黔南地區屬于少數民族聚居地,很多偏遠地區隨著農村年輕夫婦進城務工,農村留守幼兒逐漸增多,農村留守幼兒的教育是不可回避的社會問題。在農村中,隔代教養現象已相當普遍,其撫養者不是年老體弱多病,就是文化程度較低甚至是文盲。有些老人將孩子的教育托付給幼兒園,部分監護人連孩子在幼兒園讀什么班都不知道,更別談什么家庭教育了。調查中發現,隔代教養的孩子中,很多幼兒不同程度存在的問題是:任性、自私、冷漠、憂郁多疑、缺乏熱情和愛心、缺乏同情心,逆反心理較強,性格孤僻,以自我為中心,合作意識差,怕吃苦,缺乏自覺性、主動性、積極性,等等。
二、提升幼兒科學教育技術的主要策略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