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幼教網 2018-07-06 15:25:58
幼兒責任感培養之我見
一、什么是責任 責任是一種所出言行的承擔。幼兒有沒有很好的責任感,對他們將來在社會上生存有著直接的影響。 責任教育,就是指以培養人的內心責任感、責任認識水平為主要內容的教育活動。責任意識即所謂責任、責任心,這是人們對自身行為負責的一種積極的主觀意識,同時也是社會整體利益對每個社會成員的指令性要求。責任意識表現為:自我意識、家庭意識和社會意識。
幼兒有沒有很好的責任感,對他們將來在社會上生存有著直接的影響。對于幼兒責任感又是有著什么樣的含義呢?他指的是幼兒自己的事情不僅要自己做而且在家中和社會上都是應該遵守規則的,在做事情的時候又是如何自覺的去完成的。我們應該怎樣培養幼兒的責任感呢?
二、創設內容及訓練方法培養責任感
首先要創造條件,讓幼兒有“責任”可負。從去年九月份開始,我就有計劃、有目的的組織幼兒開展“我是大(四)班的小主人”活動,把各種任務按某些要求劃分若干項,每一項內容根據幼兒的能力,分配給幼兒,以此讓幼兒去體驗“責任”的含義。因此,設計以下幾種形式作為培養幼兒責任感的方法。
1、幼兒管理活動區,培養幼兒的責任感,發揮幼兒的獨立性。 創設各種活動角,作為幼兒的責任包干區。根據每個角的不同性質,落實人員,明確要求,讓幼兒在老師的指導下負責管理,體驗理解“責任”的含義。
2、通過開展“今天我值日”活動培養幼兒的責任感,調動幼兒的主動性。 值日生隊幼兒來說是非常樂意擔任的,我把值日生內容分為生活員和衛生員兩大類,增加幼兒當值日生的機會,讓幼兒通過為別人服務,體驗責任感。本班值日生每天7人,每個小朋友每周擔任一次值日生工作,讓全體幼兒參與,大家得到培養,克服集中在幾個尖子身上的弊端
3、建立友誼班,以大帶小培養幼兒的責任感,增強幼兒的自性心。 我們與中班建立了友誼班,創設大帶小活動條件,開展“我是好哥哥,我是好姐姐”活動,讓幼兒意識到自己是好哥哥,好姐姐,應該照顧幫助弟弟妹妹,由此感受自己的責任,同時也體驗到關心他人的愉悅感。
4、“我是老師的小助手”,培養幼兒的責任感,鍛煉幼兒的邏輯思維能力。在一日的活動中,抓住一切機會,提供幼兒做小助手的機會。
5、“我是小氣象員”。培養幼兒的責任感,提高幼兒的觀察能力和口語能力。 充分利用班級的氣象角,讓幼兒觀察天氣,報告天氣。(從記錄標記——口述)會各種角的管理,又能克服幼兒的厭倦情緒。教師既要克服過去的一切包辦代替,又要克服撒手不管。在一日活動的各個環節中,始終當好導演角色,鼓勵指導幼兒實踐的全過程。
6、及時得體地評價、交流,讓幼兒享受成功的喜悅,逐步提高實踐活動,讓幼兒在日常生活中,當好班級的小主人,潛移默化的形成強烈的責任感。 通過開展“我是大(4)班的小主人”活動,幼兒的責任感大大增強,形成了關心集體、關心別人、愛護班級的好風氣,具體成績為:
。1)、過以責任包干區的形式訓練,使幼兒明確自己包干區的責任,并對所負責的包干區有了一定的責任感,他們的工作已不限于單純的工作,更多地表現對集體的關心,不僅自己能愛護物品,還幫助監督別人也這樣做。如:飯后活動活動結束時,計算角的負責人檢查整理時,發現有跳棋放著,就把跳棋放回棋類角。
。2)、以值日生的形式訓練幼兒的責任感,幼兒不但明確自己的職責,做好檢查、監督工作,其他小朋友通過檢查、監督養成了自覺遵守的好習慣,因此,本班幼兒的自理能力有了明顯的提高。如:值日生檢查起床后的服裝和被子,被子疊得不整齊重新折疊,但動手能力差的幼兒由于天天要受檢查,回家不斷練習,現在已能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提高了幼兒的動手能力和獨立性。又如:值日生監督洗手,有無玩水現象,通過值日生的監督,使幼兒養成了正確洗手,節約用水的良好習慣。
。3)、通過小助手形式的訓練,幼兒學會了在老師的指導下,分發、收集、整理教具、學具。有些小朋友還特別能干,做事請手腳麻利。不但培養了幼兒的責任感,還訓練了邏輯思維。做一個游戲,事先有準備,事后有整理、有條有理,同時克服了教師分發忙亂,幼兒等待、不耐煩的弊端。
。4)、通過小氣象員形式的訓練,克服了原來氣象角成為一種裝飾的弊端,F有可謂一舉多得:
①培養了幼兒觀察天氣的興趣和習慣
。虎诹私庥嘘P天氣的常識;
③通過天氣標記記載,培養小氣象員的動手能力;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