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幼教網 2018-07-06 09:36:16
淺談幼兒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模式
【摘要】《綱要》中明確指出:“樹立正確的健康觀念,在重視幼兒身體健康的同時,要高度重視幼兒的心理健康。”隨著獨生子女群體的日益擴大,由于家長的過分溺愛、教育方法不當,特別是不少家長對幼兒重知識教育,輕情感培養的片面教育理念,導致很多幼兒已經表現出自私、任性、不自信、感情脆弱,獨立性及社會交往能力差等不良心理特征,這些問題如不正確引導,可能會影響其以后的成長和發展。幼兒園作為幼兒主要生活和學習的場所,對幼兒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就顯得尤為重要。我在對健康教育的悉心研究中,更是關注對幼兒心理健康教育策略的研究,為了提高幼兒的心理健康水平,在不斷的摸索
與實踐中開啟了具有園本特色的幼兒心理健康教育新思路,探究適合教學實際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模式,為促進幼兒心理健康發展打下良好基礎。
幼兒對外界各種事物充滿了好奇,渴望獨立參加社會實踐活動,但他們從事獨立活動的經驗及能力水平遠跟不上他們的需要,這使得我們在制訂、實施心理健康教育活動時,應考慮其特點,在建立幼兒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時,應盡可能具體化、形象化,具有新穎性,如通過他們所熟悉的事物、故事、動畫人物、游戲,選擇貼近生活的內容等來完成教育功能。依托幼兒一日活動,在實踐中我們摸索到了一些符合幼兒園教育實際的教育模式。
【關鍵詞】幼兒心理健康一日活動主要模式
一、教學模式:以課程為引領促進幼兒心理健康發展。
通過心理健康教育活動對幼兒進行心理輔導是健康教育的重要方式,結合小、中、大班不同層次的幼兒心理健康教育目標,在貼近幼兒生活實際的基礎上圍繞目標選擇活動內容。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追隨幼兒興趣點查找、設計幼兒感興趣的心理健康教育內容;如心理健康教育活動課例《天黑我不怕》《情緒變變變》《甜甜的招呼》等120余節,設計相關如,解決問題能力訓練—“我該怎么辦”、自信心提高—“尋找閃光點”、應付挫折—“我未達標時”等教學內容,并將這些活動適宜的與主題相結合,開展如“最棒的我”——通過系列活動幫助幼兒認識并肯定自己,培養自信心;開展“SOS小超人”——幫助幼兒掌握生活中自我保護及緊急自救的多種方式;以及“愛心對對碰”“快樂寶貝”等系列幫助幼兒發展社會性情感及體驗愉悅情緒的主題活動,通過較為系統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動的開展,幫助幼兒解決生活中所遇到的心理問題,擬補了曾被忽略的心理感受,
真切地體現了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的進程,切實促進了幼兒心理的健康發展。
結合幼兒自身特點我們還探求了一種適合幼兒心理健康教育的獨特的組織形式——情境教育,以情景表演為手段幫助幼兒矯正不良心理問題行為。根據幼兒日常生活中的行為表現和出現的問題,有針對性地選擇和設計內容,如我們發現幼兒有咬指甲、吃手指的行為,我們就讓他們看情景表演“肚子為什么疼”;針對具有攻擊性、說謊行為的幼兒表演情景劇“朋友回來了”“說還是不說”;通過情境表演故事“快樂寶貝”教育幼兒不要亂發脾氣,學會合理宣泄;對于幼兒膽怯心理,我們設計了心理情景劇“勇敢地莫尼”“我是小勇士”等。在情境教育中,結合環境的創設、音樂的配合、教師的引導語,幼兒在不知不覺中融入到情景之中,讓幼兒以表演的形式在不同的社會情境中作出有效的行為對策。這種方式能幫助幼兒認識在日常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問題,并作出合乎社會規范的行為反應,提高幼兒判別是非、經受挫折的能力,幫助幼兒在輕松愉快的參與表演中潛移默化的矯正了不良行為。
二、游戲模式:以游戲為媒介滿足不同幼兒的心理需求。
游戲是幼兒最喜歡的活動,只有在游戲中幼兒所做的、所忙的才是自己的事,而感覺不到任何壓力。游戲讓幼兒自發地、自然地將自己的心理感受與問題充分表現出來,并獲得情緒上的松弛。現在的孩子缺乏同兄弟姐妹及其他小朋友一起生活的經驗,不懂得分享和交流,一切都以自我為中心,而游戲活動改變了這一現象,游戲讓孩子們走到一起,他們互相模仿著、商量著、沖突著,在這種模仿、比較、沖突和合作中,幼兒的各種能力與日俱增。通過不同游戲可以滿足不同幼兒的心理需要及情感需求:如對任性、孤僻的幼兒,可為他們創設趣味性強的、有針對性的集體合作游戲,提供相關的道具和情景,引導幼兒參與,為幼兒建立和諧的人際關系創造良機。如:在“娃娃家”游戲中,幼兒可以充當爸爸、媽媽、孩子等各種角色,教師適時地參與游戲,引導幼兒模仿爸爸去買菜、媽媽給孩子喂飯、爸爸媽媽一起帶著孩子去公園等。游戲既培養了幼兒的交往能力,合作意識,發展了幼兒語言,又使得幼兒心情愉快。游戲培養了幼兒為別人著想、助人為樂等良好的心理品質,譬如, 在某一中班的表演游戲中, 幼兒對“喜羊羊”的主題很感興趣。開始時, 幾個孩子為扮演自己喜歡的“喜羊羊”、“美羊羊”等角色發生爭執, 而使表演難以進行下去, 這時他們也逐步意識到需要商量一下角色的分配、表演哪些節目等內容。于是, 幼兒通過與同伴在游戲中協商、分工、合作、謙讓等, 鍛煉了幼兒的交往能力, 對幼兒形成良好的性格有很大促進作用。
在區角游戲中可讓幼兒學會如何與同伴友好相處、共同合作,獨立解決遇
到的困難等。為了給幼兒提供一個完全放松的活動空間,班級設立“心育角”如:“快快樂樂屋”、“消氣商店”“悄悄話吧”“創意花店”“照相館”“燒烤吧”“茶藝軒”等,幼兒通過在不同形式且貼近生活內容的區域中與各種材料的互動、與同伴教師之間的交流合作,發展心理潛在的各種能力和品質。游戲中, 總有個別膽小、害羞、缺乏自信的幼兒, 他們往往不敢與同伴交往, 更不會主動投入游戲中去,教師作為引導者和支持者應鼓勵他們大膽地加入同伴的游戲中, 可以用關心的語氣詢問:“你們為什么不去玩?”“你看他們玩得多開心! ”“老師跟你一起玩好嗎?”并在游戲過程中不斷地對他們進行鼓勵和引導。如在游戲剛開始時, 有的幼兒不知玩什么, 教師可通過扮演角色, 用游戲口吻激發幼兒和老師所扮的角色一起玩, 讓幼兒逐漸克服膽怯的心理,在幼兒敢于表達自己的愿望、投入到游戲中以后, 教師應及時給予表揚, 讓幼兒體驗成功的樂趣。一次成功, 勝過百次說教, 幼兒的自信心就會有效地得到培養。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