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幼教網 2018-07-05 15:09:28
分析
幼兒害怕打雷、害怕大火、害怕打針都是一些正常的現象,很多幼兒都會對這類現象有恐懼心理。這跟幼兒的心理發展還不成熟有一定的關系,也跟幼兒3歲以前與家長之間的依戀關系有一定的關系。幼兒早期不穩定的依戀關系會導致幼兒內心產生不安全感。
在跟崔博翱的家長作了詳細的溝通之后,老師了解到,在他的幼兒早期并沒有經歷過跟主要依戀者(母親)的分離,而且,他的媽媽一直都沒有上班,一直在家帶他,他早期的依戀關系是穩定而安全的。
崔博翱小朋友害怕打雷是因為當時他身邊沒有熟悉的人,沒有安全感。那時候剛開學,小朋友們剛上大班,老師都是新的,教室、睡眠室也都是新的。跟老師不熟悉,而熟悉的小朋友又不能保護自己,孩子心里一時害怕,就哭了。如果有熟悉的人在身邊,他就不會那么害怕了。或許也可以這么說,崔博翱小朋友的心理發展還是不那么成熟。
崔博翱小朋友害怕打針主要是因為他小時候身體不好,經常跑醫院,經常受到打針這種疼痛的刺激。打針對幼兒來說本身就是一件特別恐怖的事情,一般的幼兒都害怕,并且是看見穿白大褂的就害怕。幼兒如果經常受到這種刺激,他的心理慢慢形成了一種抵御機制,一旦感覺到恐懼來臨,他將用哭聲來表示抗拒。
崔博翱小朋友并沒有經歷過火災這類危險,他害怕大火是因為家長和老師曾經在提醒幼兒注意安全時講過大火的危險性,講過大火一旦燒起來會燒壞房屋,會燒死人,他就牢牢地記在心里了,所以一看見大火他就以為大火會燒過來,會燒壞幼兒園,會燒死他自己。
恐懼心理是人類的正常生理反應,對于幼兒常見的恐懼心理,作為老師和家長,都應予以重視,不能回避,要想方設法幫助幼兒克服恐懼,走出心理陰影。
首先,幫助幼兒正視恐懼,告訴他恐懼不是缺點,耐心地給他講解恐懼心理形成的原因,在他可能產生恐懼的時候陪伴在他的身邊,安慰他。
其次,當孩子身處新環境時,作為老師應該讓孩子多看看新的環境,引起孩子對新環境的好奇心和興趣,使他們盡快適應新環境。而父母在將孩子接回家之后,也應該多多關心幼兒在幼兒園的情況。
第三,利用注意力轉移法消除幼兒的恐懼心理。例如,在打針時,孩子特別害怕,哇哇大哭,就可以使用注意力轉移法,讓孩子看看窗外的鮮花,路上疾馳的汽車等,或者給幼兒帶一個他喜歡的玩具。注意力轉移到其它感興趣的事物上后,恐懼也會隨之減弱。
第四,家長平時多和幼兒一起做打針的游戲。家長打完針說不疼,在給孩子打針后,孩子也說不疼。經常做這類游戲,孩子對打針已經有了足夠的心理準備,到實際打針時也就不害怕了。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