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家長家 2018-06-22 10:55:44
又如,在給小動物造新房的游戲中學習“5”以內相鄰數。在游戲中,孩子們做小小工程師幫助小動物造新房。孩子本來就喜歡小動物,對造房子也有興趣,因此,游戲的過程中都非常愉快,非常投入。等房子造好了,他們對相鄰數的要領也就有了感性認識。老師要為幼兒學習數學周到地創設游戲的情境,在游戲中以幼兒的同伴、伙伴的身份出現,避免枯燥的說教,這樣都有利于孩子產生愉悅的情感。游戲本身沒有社會的實用價值.沒有強烈完成任務的需要,沒有外部的控制,幼兒在游戲中享有充分自由,不受任何來自外界的壓力和強迫。幼兒在利用游戲材料做出了成果時,還會產生自豪感,會體會到成功的快樂,如果失敗了,他也不會受到責備。因此,游戲既能讓教育教學活動順利進行,又有利于形成兒童的成就感和增強兒童的自信心,從而引發幼兒愉悅的情感。
03
生活中挖掘數學資源
培養孩子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從生活實踐中培養創新能力,讓學生在實踐中獲取知識,讓學生自我發現問題和自我解決問題,充分發展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幼兒是學習的主體,教師旨在點撥、引導、創設情境,必須運用多種化教育手段,精湛教學藝術,科學的教學方法,“潤物細無聲”地引導幼兒探究、獲取知識,學會思維。首先要注意的是不能讓孩子死記硬背,或對孩子進行強制性教育,教育內容過于復雜,讓他對數學學習產生厭惡,從而對今后的教育產生負面影響,讓好事變壞事。要寓教于樂,把抽象的概念具體化、形象化、游戲化,讓孩子易于接受,把教育慣穿到兒童生活中,和生活起居、游戲玩具融為一體,讓孩子在不知不覺中學習。例如,每天早上穿衣時一件件的數,讓孩子漸漸學習數數;或念有數字的兒歌給孩子聽,如:12345,上山打老虎,老虎不在家……”就這樣邊念邊數寶寶的手指,寶寶很有興趣,慢慢就理解了。又如幼兒吃點心時,教師要求幼兒拿三塊餅干,邊拿邊數,很自然地將數教育與生活融為一體,對幼兒來說,更易于接受。
一個生動的案例啟示了我。那是“三八婦女節”前夕,老師對大班的孩子們說:明天我們去外面的超市給媽媽買禮物吧!孩子們一片嘩然……第二天他們每個人都帶了五元錢,當他們得知可以自選購買自己喜歡的任何物品時更是興奮異常!但是到了超市,問題來了:超市各種各樣的商品應有盡有,但所有的價格都不同,而孩子們這才意識到用好自己手里的錢得好好算一算!這無疑給了他們一個不小的考驗!孩子們原有的一些零零星星的經驗此時已經遠遠不夠用了,但是在老師的巧妙點撥下經過一番深思熟濾,終于有幾個機靈鬼開始行動了:他們討論起來,商品上有價格,只要不超過五元,就能買。于是他們行動了,有的買生活用品,有的買食物等等,付錢啦,孩子們又遇上了新問題,不到五元要找錢呀。買的物品價格不同,找的錢也不一樣噢。禮物買好了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