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鋼琴課堂 2018-06-20 15:35:21
對于初學鋼琴的琴童家長來說,該怎樣選擇鋼琴教材,一直都是大家比較關心的。目前各種鋼琴啟蒙教材,大多從音樂心理學與兒童心理學背景出發,變革授課模式,追求寓教于“樂”,增加現代語匯,提高學生興趣,這些都很好很有意義。在鋼琴音樂基礎培育及演奏技能基礎培育兩方面,似乎仍存在很多問題。正確使用教材,全面理解目標,真正循序漸進,是改善我國鋼琴啟蒙教育的三大切入點。問題并不在于這個教材好,那個教材不好。每個有效的教材體系都有其鮮明特點。但由于切入點不同,采取的路徑也不盡相同。認識并體會教材編寫者一番苦心,領略他們的藝術目標及理想境界,發揮其長處,使每套教材都發揮出其極致!現在我把這幾類教材給大家做個比較,供家長朋友參考一下。
一.湯普森鋼琴教程
湯普森鋼琴教程系列至今是使用最廣泛、影響最大的鋼琴啟蒙教材。此套教材編寫指導思想明確:1,循序漸進,堅持每課都有新內容;2,音樂素養與技術課題雙線推進;3,將技術目標-基本樂理-音樂歷史-表現手段-音樂體裁及分析結合在每一課的具體曲目中。
在我國,湯普森雖被廣泛使用卻遠遠沒有發揮其應有的作用。主要因為使用者對編寫思路認識不足,把此教材之使用僅僅局限在把音符奏響的狹隘范圍內,忽略了編者引導學習者進入音樂藝術殿堂,全面培養藝術素質的整體目標。
從現今種種鋼琴啟蒙教材看來,湯普森在音樂內容的編選與循序漸進的布局上,至今仍有不可替代的優勢。湯普森「鋼琴現代教程V」共29課,全部選自鋼琴藝術名篇,歷經18至20世紀巴洛克-古典-浪漫-印象-民族-現代各種風格趨向的代表性片段,以使學生集中了解各種不同的鋼琴音樂精華,并以此為出發點,向四面八方拓展,進入鋼琴音樂的廣闊天地。29首樂曲可看作29個不同路標,每個路標都指向不同的攀登絕頂之路徑。
二.巴斯蒂安鋼琴教程
巴斯蒂安鋼琴教程的構架思路在于將鋼琴學習過程每一階段拓寬學習視野,提高學習興趣,強化直觀體驗,培養全面素質。其基本特點在于把鋼琴學習以基礎-樂理-技巧-演奏四條縱線分別構架,同時在每個結點交織進行,使鍵盤-手位-動作-理論-表現在每課的進程中平行發展,力圖達到對音樂聽覺-控制-理解-表現的統一。對于入門切入點,巴斯蒂安采用鍵位直觀化-指位獨立化-譜位圖解化,力圖將基本樂理的枯燥化為幼兒更能接受的游戲。繪圖著色是一個重要手段。唱音名-唱曲調-拍手-跺腳-走步-跳舞,都是有效的配合手段,既有利于全身動作的主動性-協調性-準確性,又能使學生在習琴過程中獲得更大樂趣。基礎入門與樂理與技巧入門,不能只用基礎而不做樂理與技巧。在進階系列(1至5級)中,巴斯蒂安把教程分作“基礎”-“樂理”-“技巧”-“演奏”-“視奏”五個橫塊狀分冊,五塊本身各有自身縱線狀進階。使用者在每一課的教授中必須與相關分冊的平行教材相糅合,進行“相關鏈接”。從根本理念上,巴斯蒂安與湯普森并無大異,都是在每個環節促進音樂與技巧的共同培育,但湯普森將相關各種內容融于樂譜同一頁面中,就無法同時展開樂理-結構-和聲-節奏-體裁-曲式-歷史等等如此多內容,只能點到為止。即使有階段性樂理講解及測試,也只能十分濃縮而簡單。巴斯蒂安將每項內容分冊,當然有利于把相關內容有更大篇幅施展,但由于湯普森在同一頁面,較容易找到關鏈接;巴斯蒂安卻散落在四個分冊(視奏另列)中,就需要教師對全盤教材有更深入的了解與把握,以便于在各塊之間橫向連接,并掌握縱向的進度。總之,配套教材要條配融合,縱橫交錯,雙線并行,全面推進。決不能只彈有音符的那一部分。
三.巴托克《小宇宙》
巴托克《小宇宙》在習琴啟蒙階段,在五指位置范圍內提出了結音樂-聽覺-感受-技術-操作-機能-樂理-情趣諸多方面的綜合課題。啟蒙階段最為重要。學生盡早接觸多種音樂基礎語匯,在五指基礎范圍內盡可能完善,達到開發心智-強化感受-傾聽聲音-控制動作-準確操作之間的平衡,將為日后真正走進音樂世界打下堅實的基礎。再次系統研讀巴托克《小宇宙》,不由得使我對他一貫的崇敬之心又成倍地提升!一番苦心啊!那么深邃的智慧為幼童們而作,他希望幼兒少年及早接觸-感受-理解20世紀前半葉發生在現代作曲領域中的新思想新原則新發現。只在最狹小的五指范圍內,他大大地拓展音響與節奏組合之可能。傳統印記,現代巴赫,隨手可拈!巴托克《小宇宙》由于其深邃作曲思維的滲透,使其在五指指位范圍內對音響組合多樣化追求超過了至今所有啟蒙初學教材。其追求目標是極度擴大五指指位的對位-復調-模仿-卡農性質,在學琴第一時間接觸多利安-弗里幾安-利底安-密克索利底安-甚至帶減五度的洛克里安。由于音樂語匯差異,在我國似乎尚有傳播困難。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