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睿藝 2018-06-20 14:29:09
導讀:美國孩子一般從8歲至12歲開始練琴,家長通常將鋼琴視作孩子“心情的游戲”,不會過多關注基礎訓練,讓孩子找到樂趣就好。這種“輕松玩樂”的美式教學法與中國家長重視考級的“填鴨式”、“虎媽式”教育恰好處在鋼琴教學的兩個極端,前者不奏效,后者不健康,互相結合,取長補短,才是最合理的方式,學鋼琴不僅要保持樂趣,也要一定程度上注重學習的成果。
美國原版鋼琴啟蒙教材,憑借其新穎的、寓教于樂式的教程已為越來越多的中國學琴家庭接受和采納。那么除了教材之外,美國孩子本身是如何學鋼琴的,和中國孩子有什么不同?對我們又有什么可借鑒之處?3
在美國,孩子的鋼琴啟蒙一般可以通過以下三種方式開展。
第一,參加當地音樂學院的“prep program”(預備課程)
有些地區有附屬在音樂學院下的“community music school”(社區音樂學院),兩者的性質差不多。這種“社區大學”是亞洲國家所沒有的一種教育模式,“community”的概念也和中國不同,意思要廣很多。“prep program”的優勢在于資源可與音樂學院互通,鋼琴老師多為在校研究生和專職教師。它的課程面向所有鋼琴初學者開放,上課形式為多人小班教學,一周一次,教學時間約45分鐘,但價格適中,因此成為不少美國家長的首選。但缺點是入門課程非;A,程度較淺。
第二,一對一私人課程
在“prep program”入門之后,如果孩子想繼續學習,可轉到同一所學校里的老師進行一對一私人授課,或直接去找當地的“private studio”(私人音樂工作室)。也有家長一開始就給孩子找當地最好的老師上私人課,但美國本土白人孩子的家長很少這么做,一般以亞裔學生居多。
第三,社會辦學機構
這是獨立于大學體系之外的商業培訓機構,但形式與那些“預備課程”差不多,有小班化授課和私人授課,但收費普遍比后者貴一些。
當然,正如美國不同州文化迥異,在鋼琴教學上,不同地域間也會有細小的差別。比如在一些大學城,教學資源會相對豐富,中西部地區則貧瘠一些。
不同于國內很多孩子3歲就開始啟蒙,美國兒童5、6歲開始學琴都算是早的,一般來說以8至12歲居多。啟蒙階段的教材包括已引進中國的“巴斯蒂安鋼琴教程”,以及原版的“Piano Adventure”系列、“Alfred’s Basic Piano Library”系列等,知識點涵蓋基本理論、視唱、即興創作等,種類功能齊全,曲目風格多元。
然而,一本好的教材只是起點。美國老師的教學方法、學生的最后學習成果到底怎么樣呢?
一個有趣的現象是,在美國任何一個州的鋼琴比賽,或是青少年鋼琴夏令營中,我們都會發現,最終獲獎的、或者表現出挑的大多是亞裔和猶太裔的孩子。優秀的白人孩子可謂“百里挑一”;另外——有些諷刺的是,雖然美國白人老師中當然也有不乏教學質量很高的,但華人和亞裔還是比較喜歡跟著中國老師、俄羅斯老師上課。因為他們知道后者比較嚴厲負責,比較會打基礎,上課不光是和學生“玩兒”。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