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鋼琴小屋連鎖 2018-06-20 11:21:18
(一)明確學琴目的
學琴前,家長應該給兒童做些準備工作。例如與孩子一起聆聽音樂、看音樂會,觀賞鋼琴比賽等,多給兒童介紹一些音樂常識和鋼琴常識,有意識地向孩子灌輸學習鋼琴的意義。讓兒童懂得,學習鋼琴彈奏可以獲取更多音樂知識,提高音樂的鑒賞能力;將會豐富自己的人生,同時還會給自己、家人和朋友帶來很多快樂,以此激發兒童學琴愿望。若家長只注重設定學琴的目標和計劃而忽略了學琴的內在動機和興趣的培養,幾乎已經注定了孩子不可能堅持學琴。正如孔子說的“: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家長的任務就是要促使孩子變“要我學”的被動狀態為“我要學”的主動狀態。當然學琴前也要讓孩子意識到學習鋼琴并不是很輕松的事情,遇到困難是常事,不然學琴后孩子可能會認為家長在騙自己。大人可以通過講各個鋼琴家刻苦練琴的小故事讓孩子明白只有吃得苦、有毅力的人才能學好鋼琴。學琴前讓孩子做好吃苦的思想準備,避免未預料到的辛苦可能對兒童學習興趣產生的干擾,是讓兒童堅持學習目的,增強學習動力的有效手段。
(二)養成良好的練琴習慣
再有天賦的孩子在相對枯燥的練琴過程中都會喪失新鮮感,一旦學琴時間長一點,甚至有的兒童僅三五個月就開始有點厭倦,這是正常現象。家長不能因為孩子臨時表現出沒興趣,而盲目判定孩子缺乏這方面的發展前途,隨意中斷學習,既然確定學琴就應該堅持下來。把孩子每天練琴的時間嚴格固定下來,不要輕易變動,養成良好的練琴習慣,在規定的時間里不允許做任何與此無關的事情,諸如喝水、上衛生間之類。借助規律的作用,使孩子逐漸養成習慣,從而保證練琴的穩定性和連續性。
學鋼琴不可避免地要彈奏一些不那么有趣的基本練習曲,此類曲子更容易觸發兒童的厭倦。這時候家長應配合老師,給孩子講明練習目的:只有掌握了技術要領,才能彈奏更優美動聽的曲目。當孩子練習過程中出現瓶頸狀態,反復彈奏也無法達到目的時,要告知他們這是正常現象,只要再堅持努力一下,一定會取得進步。鋼琴技術非經持久的日日磨練,難以掌握“。當孩子純屬因懶惰,貪玩,任性而無理不練琴時,就應在講清道理的同時,施之以適度的壓力,也就是非練不可。”當這種情況出現時千萬不能因為寵愛孩子而放縱他們。應該充分讓學童明白只有堅持做好每件事才能獲取成功,得到大家的尊重,這樣不僅訓練了孩子學琴的技藝,更培養孩子吃苦耐勞的意識,這將是兒童成長經歷中最可貴的財富。
(三)努力營造輕松愉快的學習環境
孩子厭學心理的產生與教學環境或家庭環境緊張、不協調有直接關系,教師和家長如果經常發怒,就容易引起學生對練琴的反感,高壓政策給孩子個性的健康發展帶來的多方面的危害。教師在教琴時要盡量讓課堂輕松愉快、豐富多彩。教師要多與兒童交流,建立平等可親的關系,用語言去說服兒童學習,讓兒童把學琴當成一件樂意接受的事。家長的心態也要擺正,家庭氣氛要輕松、成員要平等。多用贊賞和肯定的姿態面對學童的進步,對學童的不足和暫時的困難多加包容,多給孩子以微笑和鼓勵;當孩子學琴疲勞時應該讓孩子適時休息;若孩子在短時間內能夠有效地練好曲目,要給予表揚并提供孩子充分玩耍的機會;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家長最好能親自參與到孩子練琴的過程中來,和孩子共同學習,共同分享學琴的艱辛與快樂。
(四)兒童鋼琴教學應注重科學性與趣味性相結合
兒童的天性決定了孩子們對枯燥無味的內容和呆板的教法都會表示異議,想要克服學習過程中隨時可能出現的厭倦,教師的教學方法和水平極其重要。好的教師應教給孩子全面的音樂知識和規范的演奏技巧,培養孩子的綜合音樂能力;并根據每一個孩子的各自情況,寓教于樂,正確引導。從兒童的實際出發,有針對性的科學施教。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