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童畫少兒美術 作者:童畫 2018-06-19 10:33:44
在嬰兒出生不久,能夠認識物體之前,就會對鮮艷的物體進行注視。因此,嬰兒早期就是依靠色彩來辨認物體的。一般幼兒三歲就能分辨基本色,如紅、橙、黃、綠、藍、紫等。但是相對色如檸檬黃和中黃就區別不開了。幼兒四歲后就能用視覺辨別不同的顏色。個別兒童先天是色盲或者色弱。全色盲兒童無色感,只能分辨色的明暗。全色弱兒童對顏色深而鮮明的可以辨認,但對不飽和的淺色分辨不清。一般全色盲和全色弱的人比較少,大多辨色能力有問題的是紅綠色盲或紅綠色弱,就是紅、綠兩色分不清。
人的視覺色感的敏銳程度先天有差別,但可以通過后天訓練得到提高。兒童的色彩美感培養主要表現在色彩的搭配方面,即色彩的對比和諧問題,由于兒童在色彩感受方面存在差異,因此在色彩表現方面也有很大不同,一般女孩對色彩的敏感度勝過男孩。
兒童繪畫中的色彩選擇和運用往往不與物象真實色彩發生聯系,他們會隨意選擇自己喜歡的色彩去畫,如畫藍色的太陽、綠色的人臉...因此形成了兒童色彩畫的表現特點。兒童繪畫中的色彩表現并不以是否畫得真實為標準,色彩的美感主要表現在色彩的協調、色彩對比中的平衡、視覺生理和心理情緒的表現等方面。兒童在色彩的運用和表現上極具豐富性和情感性。
傳統兒童色彩教學偏重對物體固有色的認知和表現,忽視兒童心理發展特征和個性發展,忽視了色彩的美感培養。傳統色彩教學把物體固有色簡單化,并作為定式進行傳授,如紅太陽、綠葉、藍天、綠草地、肉色的皮膚...是兒童涂色成為被動的技能訓練,再如怎么樣涂色不出輪廓,怎樣將色彩涂勻...這樣畫面色彩表現的概念化,使兒童畫毫無美感,也失去了兒童繪畫用色大膽、純真、生動感人的特點。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