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銀川追夢少年 作者:銀川追夢少年 2018-06-19 09:21:11
在從事兒童表演教學的過程中,我一直希望能通過一些文字來表達對兒童表演教學的認識,參考了很多書籍加上對表演的理解和實踐,我想通過一些問答的方式來闡述大家對兒童表演教學中不解和疑問的地方,我力求言簡意賅、一針見血,把這份對兒童表演的認識分享給家長們,我深信在正確理論的引導和豐富的實踐中,不會讓孩子走上那些“歪門邪道”的“匠藝”,那樣不僅僅會養成一個固定習慣,更為可怕的是會根深蒂固,把眼光放長遠得來看,別說考藝術院校,在將來走向社會會變成如何如何,種下了因,必有果,只是時間的問題。祝福所有的孩子們都能健康活潑的成長,兒童的表演教學也是任重而道遠。
是不是學習了表演就可以去當小明星
我國的三大藝術院校認為:學習表演藝術不是為了去當明星,北電、中戲、上戲每年有多少表演學生畢業在藝術的道路上繼續工作著,從事這個職業不是為了當什么明星,是因為在內心真心去熱愛這門藝術,明星只是這個行業少部分人的生活。
真心熱愛藝術,用金錢是不能衡量藝術的價值。
表演藝術可以讓人找到自己的生活,不僅僅掌握一門技能,更學會了一種生活的態度。
在美麗的西班牙,隨處可見街邊的藝術拿著吉他在唱歌,跳著“弗拉明戈”的舞步,那是人們發自內心去歌唱生活,感謝生活。
在英國倫敦,每周都有去欣賞音樂劇的人們……
談談一些社會輿論的錯誤導向
讓人們對表演的錯誤理解
錯誤一:學習表演就可以當明星。
評:玷污表演藝術,拜金主義。
錯誤二:學習表演就認為高人一等。
評:虛榮的心態讓人迷失自己,墮落沉迷。
錯誤三:表演就是裝腔拿調。
評:悲哀的表演藝術淪為“匠藝”
影視娛樂一直是社會上公認的暴利行業,其實這個問題談起來很復雜,我不想去談這個社會問題,唯獨你親身經歷后就明白。我想說的是,為什么我們的北京人民藝術劇院,排了多少年,為什么劇作越來越少,《茶館》為什么具有如此高度的藝術作品,因為它真實的反應了當時的社會生活,啟迪人們的靈魂,這才是表演的社會作用啊。我們作為表演藝術工作者,不就是希望通過表演能反映社會,啟迪人們的心靈么?用自己的表演去感染更多的人,感動更多的人,起到為精神文明建設的作用么?我希望越來越多的表演有志之士將表演一定要回歸到生活,優秀的電影,優秀的電視劇,無不都是反映真實的生活,誰喜歡看那些假惺惺的表演故事呢?生活是本大課堂,需要研究的還有許多許多……兒童影視業的發展在90年代以后發展緩慢,符合兒童收看的電影電視劇越來越少,真正讓孩子啟迪的劇作沒有,這項工作更是任重而道遠,相信所有支持兒童影視業的朋友有這樣一份夢想,一定可以實現。
兒童表演是什么?
我們熟悉人的大腦分為左腦和右腦,左腦是形象思維,右腦是邏輯思維,俄國生物學家巴普洛夫將人的條件反射分為兩個系統,第一信號系統是各種感官的具體刺激,第二信號是語言、文字的刺激,而這兩個信號的發展在具體的個人身上往往是不同步的。依據馬克思主義主義哲學,物質決定意識,也就是兒童認知事物的開始不是通過那些語言,而是他親眼所見的事物,親手所觸的事物,是他掙開眼睛,張開雙手第一次的認知。于是在兒童時期,兒童是天然的運用了人的第一信號系統開始認知世界。有的人第一信號占優勢,我們稱為藝術型的人;第二信號強的人,稱為思考型的人。
兒童可以假定事物,以假亂真,并且兒童的游戲天性也是藝術創造的原動力。康拉德提出藝術的起源是游戲,游戲也是兒童觀察世界、學習本領的一種方式。在表演體系中我們要求的是真聽、真看、真感受,于是我們說表演其實是一種“游戲”,看你是否能全身心得投入游戲。我們都知道知識光學會是沒有意義的,最重要的是運用知識進行創造,掌握了可以進行勞動能力,這不僅僅是聰明,而是真正的智慧。兒童表演就是在游戲中保護孩子的天性,加以引導和發展,提升孩子的整體素質以及各種能力,將通過表演學習到的能力運用在生活的方方面面。
玩游戲是不是學習?
緊接這我們來談談這個游戲,玩游戲?不是浪費時間,做沒有意義的事情嗎?是這樣么?舉個簡單的例子來說,我們說一個孩子聰明,聰明是什么?就是背的東西多?做數學題快?站在表演素質的角度上來說,聰明應該是記憶力、反應力、理解力、想象力的結合。記憶力——可以通過讀書和生活來積累,絕大多數孩子可以在學校掌握。反應力呢?理解力呢?想象力呢?這三個方面是需要通過“游戲”來解決,我所說的游戲不是俠義上我們想當然說認為的“玩”,是一種可以掌握能力的游戲。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