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家長幫北京站 作者:美禎 2018-06-12 16:28:47
導語:難忘2018北京入學記,幼升小,不知道大家都經歷了哪些難以忘記的故事?歡迎大家記錄下這段時間發生的點點滴滴,于自己是為人父母的一種經歷,也是孩子入學的一個轉折點,更是一種帶孩子共同成長的回憶和對后一屆的經驗分享。所以,2018年北京的征文又來嘍!來銘記這個“燥熱”的夏天吧,你準備好了嗎?
原文如下:民辦校備考之路-分享
在此把備考民辦校過程簡單分享,反饋論壇。我們目標民辦校的原因只有一個:逃離豐臺。參加了北京幾乎稍有名氣的各民辦校的面試,包括亞太丶人北丶建華丶海外丶北外附丶正澤。拿到了亞太丶人北丶海外丶北外附的Offer。
一丶備考篇
孩子一直處于半散養狀態,9月上學前班,課外學英語丶樂高丶美術丶圍棋丶體能。在豐臺算對教育重視,和海淀家庭沒法比。
11月初,開始關注幼升小信息,才知起步已晚。瀏覽論壇,第一次知道xes,馬上報名評估,成績是4.5A,只達到普通班A班水準。大受打擊,開始焦慮,第一次對一直認為能力智商不錯的娃產生了懷疑,對我們的教育產生了懷疑。二話不說,馬上報班上課,開始備考之旅。同時還報了另一機構的建華沖刺班。
備考方案主抓數學思維,以七大能力為綱,查缺補漏,刷題講題為?充。此外,抓表達能力丶訓練學習行為習慣,同時加強體育訓練。
12月底參加七大能力評估,檢驗一下水平,娃給了驚喜,14.5A,升入A+班。老師說有點遺憾,按之前的標準,這個成績可以進入創新體系。
4月份參加xes杯,目標創新班。成績不佳,沖擊失敗。分析原因,還是孩子閱讀理解能力不夠,不懂題意。同期建華面試未取,兩件事促使我們重視閱讀。
5月底參加xes七大能力活動,取得17.5A,順利考入一年級創新班。
二丶面試篇。
1、亞太。最早招生的民辦,面試有畫畫,思維題,看繪本等環節。九年一貫制,小學還可以,初中一般,"半西城學籍",小升初用不上,因此未作為考慮范圍。宣講理念不錯,尤其是"鼓勵孩子懷疑老師",印象深刻,但執行還得靠老師。好像不怎么篩生源,沒聽說有參加面試不錄取的。
2、人北。校長的宣講很好,理念很好。小班教學,對體育重視,老師對孩子有愛,算是我們比較認同的學校。孩子面試是一對一評估為主,類似xes較簡單,有做操或跳舞環節,1500人錄取120。唯一一個有家長面試的學校,每家5分鐘,隨便聊,應該主要還是看孩子成績。我們接到錄取電話很激動,總算有了保底學校,可以逃離豐臺了。但冷靜后考慮實際問題,地理位置偏僻,上班生活都不方便,未來有不確定性。住在昌平或海淀北部的應該是不錯的選擇。
3、建華。我們最想去的民辦校,十分火爆,4000人錄180,唯一一個只有筆試的學校。考完就知道沒戲,因為按往年慣例主靠數學思維,但建華今年筆試大反轉,語文40道,數學只有6道,對閱讀和知識面要求很高,適合認字多丶看書多的孩子。但經此一役,也促使我們意識到閱讀重要性,及時調整教育方向。
4、海外。海外口碑成績和建華不相上下。但因為必須住宿,所以開始沒作為目標校。娃參觀過一次,被動物園和游樂場深深吸引,發誓非海外不去。不同班型錄取比例差異很大,和學費成正比。綜素和建華比例相近,約20比一,國際約一比四。面試較綜合,語數英體。接到錄取通知后,非常高興,感覺這幾個月的功夫沒白花。但接下來糾結住宿問題,好在經過家長要求,今年開了走讀班,圓滿的結果,不再糾結,確定去海外。
5、北外附。老牌民辦校,但近幾年有些走下坡路。錄取比例不詳,面試過程輕松,各種玩,孩子開心。因為是政策出臺后招生,主招海淀區。后面接到錄取電話,老師說剛開始只能招本區,向教委申請后拿到少數外區名額。
6、正澤。神秘的新學校,十二年一貫制。和人北類似,作為新學校,理念口碑不錯,未來不確定性大。目標正澤的都是奔著李烈來的,有人形容為實驗二小的高端版,我覺的過于夸張了,李烈雖牛,但在公立體系所能調動的資源和在私立體系不可同日而語。面試較隨意,時間短,體系性不強。各群只有極個別的家長說接到錄取通知,對TZS過多的質疑聲很大。招生公告明確以西城戶籍為主,我們外區,只是體驗一下,沒錄取在預料中。
以上對各學校的評價完全主觀,僅供參考。
三丶總結篇
一路走來,有懷疑,有焦慮,有欣喜,有希望。
對民辦校面試的準備,除了要抓數學思維和閱讀外,英語體育最好有一定基礎。更重要的是孩子各種習慣意識的培養,規矩意識強,發言積極,專注力好丶坐的住,認真聽講的孩子哪個學校都喜歡。
對孩子的教育剛起步,希望我們能和孩子一路同行,共同成長。
聲明:本文系家長原創內容,未經北京家長幫及幼教網授權禁止轉載!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