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典雅美術 2018-06-12 10:08:55
物體畫是命題畫的一種。它以單一的物體為描繪對象,側重于對幼兒的造型能力的培養。指導幼兒砸物體畫可從以下幾個方面人手。
一、引導幼兒詳細完整地觀察、理解物體的結構特征,獲得心理表象
幼兒的繪畫中.表象起著描繪和符號功能,因而幼兒的表象主要有個別表象和概括表象兩種類型。個別表象是記憶中的某一具體事物的形象,它是某一具體事物多側面、多角度、多次地作用于人的感官而在大腦皮層上留下的印記。因此,它雖然是個別的,但卻有概括性,是具體對象多種形象信息的概括。正是個別表象的這種概括性,才保證了藝術的立體性與生動性。概括表象是記憶中的某一類事物的形象,這是一種對事物的審美本質特征的概括,它保證了藝術的理性成分。教師要注意幫助幼兒獲取這兩類表象,因為人是不可能記住大千世界瞬息萬變的各種形態的事物的。為此,可以采用特征對比、形象比喻、幾何圖形概括等方法來幫助幼兒獲得物體的視覺表象,讓幼兒通過各種感官感知掌握事物的基本形態,抓住事物的形的特征、色的特征,其中最為關鍵的是抓住寫生對象的神韻。
例如,要畫一只公雞,可以啟發幼兒觀察“公雞在走路的時候看上去是怎樣的”,引導幼兒抓住“公雞是驕傲的”這一神韻。然后引導他們思考,如何造型才能表現出公雞的“驕傲”特征。這時教師可以引導幼兒用身體動作來表演出“昂首挺胸”這一神態。隨后,教師可以引導幼兒觀察公雞的身體結構是“V”字形的特征,不論公雞是怎樣的動態,其“V”字形的身體結構特征基本保持不變。通過這樣的觀察與分析.幼兒對公雞的造型表現就迎刃而解了。
當然,對于不同年齡班的幼兒,觀察的要求是不同的。對于2-3歲幼兒,只要求他們在教師的引導下觀察物體的大致輪廓外形,形成一個基本的視覺印象;對于4-5歲幼兒,則不僅要求他們要看到物體的整體輪廓,還要求他們要看到物體的基本組成部分及其形狀、大小、結構、顏色等;對于6-7歲幼兒,則要求能比較全面、細致地觀察物體的形狀、大小、結構、顏色和物體的動態。總之,應從幼兒的身心發展的特點出發,引導他們從對象的整體結構出發,著重于事物的神韻即對象之內在精神的表現,而不糾纏于物體的細節的精確描繪,不強求幼兒的繪畫表現與事物“肖似”。
二、采用涂染法和線描法兩種方式來描繪物體
涂染法是指不畫物體的輪廓線而是直接用筆蘸顏料涂畫出物體的形,以表現物體的形象特征的方法。這種畫法由于很快能在畫面上出現有顏色的物體的形態,因而能更快引起幼兒對繪畫活動的興趣。
線描法是指先用線條勾畫物體的基本部分和主要特征,然后再涂上顏色的方法。這種畫法簡練、概括性強,能清晰地表現物體的形象特征。
比較而言,涂染法更適合較小年齡段幼兒的物體畫學習。隨著幼兒年齡的增長,線描法的運用越來越多,這對幼兒的基本造型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有一定的要求。
三、通過系列課題來幫助幼兒掌握物體的造型
系列課題可以幫助幼兒學會從不同角度來描繪物體的不同造型特征,以便于幼兒在繪畫時能根據情節的需要來表現物體的形態,使畫面生動,進而促進主題的表現。例如,主題為“形象設計師”的物體畫,可以先讓幼兒欣賞有著各種表情、臉型、發型、裝束、姿態的中國畫、西洋畫等不同風格的人物畫,然后引導幼兒在仔細觀察的基礎上依次創作“笑得露出牙齒的臉”、“媽媽的發型真好看”、“鞋子博覽會”、“我是小小服裝設計師”、“我喜歡的運動項目”、“形象設計師”等系列課題。這樣,有了造型的基本能力,幼兒在下一步的情節畫創作中就游刃有余了,也就不會出現因為人物形象描繪困難而影響整幅畫面效果的現象。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