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網絡資源 2018-06-09 20:53:16
視為畏途
成語解釋:
畏途:危險可怕的道路。指把某種事物看得很可怕;像極難行走的路。
成語出處:先秦 莊周《莊子 達生》:“夫畏涂者,十殺一人,則父子兄弟相戒也。”
成語繁體:視為畏途
成語簡拼:SWWT
成語注音:ㄕˋ ㄨㄟˊ ㄨㄟˋ ㄊㄨˊ
常用程度:常用成語
成語字數:四字成語
感情色彩:中性成語
成語用法:視為畏途動賓式;作謂語;含貶義。
成語結構:動賓式成語
成語年代:古代成語
成語正音:為,不能讀作“wèi”。
成語辨形:途,不能寫作“圖”。
近義詞:望而生畏、望而卻步
反義詞:奮不顧身、視死如歸
成語例子:近來刑部,因批駁嚴,參罰重,縉紳中視為畏途。(明 東魯古狂生《醉醒石》第九回)
英語翻譯:regard as dangerous road <be afraid to undertake to>
日語翻譯:困難(こんなん)な事(こと)と見(み)なす
其他翻譯:<德>etwas als ein groβes Risiko betrachten
成語故事:
春秋時期,周威公與田開元談論養生之道,田開元舉出魯國單豹與張毅兩人養生的例子,強調要注意文化修養。莊子知道后感慨道:有人聽說前面殺了人,于是視為畏途,告誡全家帶上刀結伴而行是明智之舉,縱情聲色享受比殺人還可怕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