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幼兒教師網 2018-06-09 16:12:53
美工活動:制作風箏
設計意圖:
風箏是我國一種傳統民間藝術文化。在兩千多年前,中國人發明了風箏。時至今日,風箏以它優美的造型、鮮艷的色澤、在空中盤旋的舞姿,深深吸引了大人和孩子的心。每到春天來臨、陽光明媚時,在戶外都可以看到家長帶著孩子在放風箏。看到風箏,孩子們都很好奇,七嘴八舌,你一言,我一語:風箏為什么會飛呢?風箏是怎樣飛上天的呢?風箏是用什么做的?為什么風箏不一樣呢?……
教師為滿足孩子的求知欲望,結合本園的美工特色教學,重新設計了《制作風箏》這一美工活動。讓孩子既體驗到合作創作的樂趣,從而發展了動手能力。又能在看看說說、做做玩玩中了解有關風箏的更多知識,感受到民間傳統文化藝術的美,激發其民族情感以及對精神文化產品的興趣!
活動目標: 活動目標
1、了解風箏的由來和感知風箏的對稱美,萌發民族自豪感。
2、學習用不同的線條做花紋,裝飾風箏,完成風箏的制作。
3、體驗合作創作帶來的樂趣。
活動重難點: 活動重難點
在風箏上設計繪畫對稱圖案,用線條裝飾風箏,激發幼兒的民族自豪感。
活動準備: 活動準備
1、收集各種造型和顏色的風箏,布置“風箏展覽會”。
2、風箏課件,已制作好的風箏樣品一個。
3、風箏套裝人手一件,水粉顏料、水粉筆、分類盒、膠棒、線繩若干。
活動過程:
1
1、通過猜謎帶領幼兒進入活動室,導入活動。
師:小朋友們,今天老師要請大家猜個謎語:“天上一只鳥,用線拴得牢,不怕大風吹,就怕細雨飄。”是什么呢?(風箏)
分析:教師以神秘的語氣讓幼兒猜謎。調動了幼兒的好奇心,一下子將幼兒帶到了情境當中。
2
2、欣賞風箏,感受風箏的對稱美。
①欣賞各種不同造型的風箏。
⑴師:老師將你們帶來的風箏布置了一個風箏展覽會,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分析:這么多色彩鮮艷、造型各異的風箏經過精心挑選布置,產生了強烈的視覺效果,幼兒的創作興趣一下子被調動了起來。
⑵師:你看到有什么風箏?最喜歡哪一個?為什么?
分析:提問具體,符合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幼兒在回答時很踴躍,都想把自己看到的說出來。通過這個環節,幼兒欣賞了各種各樣的風箏,為下面的設計風箏圖案做了鋪墊工作!
⑶自由討論
②感知風箏的對稱美。
⑴出示蝴蝶風箏,引導幼兒感受風箏對稱圖案的特點。
師:小朋友們,我們來看這個蝴蝶風箏。它的左右兩邊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⑵觀察其余風箏。
⑶教師小結。
分析:在引導幼兒感受風箏對稱美的時候,教師選取最具代表性的蝴蝶風箏,有利于幼兒在教師一步步引導下發現“對稱”。再請幼兒觀察其余風箏,知道“對稱”是所有風箏的共同特點。整個環節中幼兒積極參與,投入活動,體現了良好的師幼互動!
3
3、播放風箏課件,了解風箏的由來,激發幼兒的民族自豪感。
①觀看風箏課件。
師:你們知道風箏是怎么來的嗎?由誰發明的?老師準備了幾幅圖片,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1]兩千多年前,中國人發明了風箏。
[2]最初的風箏是人類模仿鳥的樣子做的,叫做鳶或鷂。
[3]到了唐朝叫風箏。
[4]萊特兄弟根據風箏升高原理,發明了飛機。
[5]美國華盛頓宇航博物館的大廳掛著中國風箏,在它旁邊寫著:“人類最早的飛行器是中國的風箏和火箭。”
[6]每年4月20日到25日,國際風箏節在中國濰坊舉行,濰坊被稱為“鳶都”。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