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網絡資源 2018-06-09 15:48:52
聲名狼藉
成語解釋:
聲名:名譽;名聲;狼藉:傳說中狼群墊草而臥;起來時把草踏亂以消滅痕跡。后借以形容散亂;引申為破敗得不可收拾。形容聲望和名譽敗壞到極點;不可收拾。
成語出處:西漢 司馬遷《史記 蒙恬列傳》:“以其君為不明,以是籍于諸侯。”唐 司馬貞索隱:“言其惡聲狼藉,布于諸國。”
成語繁體:聲名狼藉
成語簡拼:SMLJ
成語注音:ㄕㄥ ㄇ一ㄥˊ ㄌㄤˊ ㄐ一ˊ
常用程度:常用成語
成語字數:四字成語
感情色彩:貶義成語
成語用法:聲名狼藉主謂式;作謂語、定語、賓語、補語;含貶義。
成語結構:主謂式成語
成語年代:古代成語
成語正音:藉,不能讀作“jiè”。
成語辨形:藉,不能寫作“籍”。
成語辨析:聲名狼藉與“身敗名裂”有別:聲名狼藉側重于形容名譽;“身敗名裂”側重于形容下場。
近義詞:名譽掃地、臭名昭著
反義詞:流芳百世、名聞遐邇
成語例子:因汪太史平日聲名狼藉,最不見重于官場,日前新督帥參劾劣紳十七名,實以汪某居首。(清 黃小配《廿載繁華夢》第三十三回)
英語翻譯:have a bad name
日語翻譯:名聲が地を掃 (はら)う
俄語翻譯:пользоваться дурной славой
其他翻譯:<德>berüchtigt <in schlechtem Ruf stehen>
成語故事:
秦始皇死后,中東府令趙高與宰相李斯合謀篡改遺囑,立胡亥為帝,賜死扶蘇,趙高逼大將蒙恬自殺,同時令其兄弟蒙毅自盡。蒙毅說:“從前秦穆公殺死奄息等,秦昭襄王殺白起,楚平王殺武奢,夫差殺伍子胥,他們在諸侯中聲名狼藉。”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