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融鑫恒利 2018-06-07 16:11:02
投資理財是現代家庭永遠需要探討的話題。有人認為理財只是有錢人考慮的事情,自己是窮人根本不用考慮,其實“窮人”才更應該學會正確理財。那么資金有限該如何去投資理財呢?
網上流傳一份標準普爾家庭資產象限圖,可以給我們啟發。它通過對10萬個家庭年薪在50萬左右中產階層的家庭理財方式調查繪制而出。其意義是不管這個家庭發生任何事情都影響不了家庭未來的生活計劃。
標普家庭資產象限圖共分為四個象限,一是日常開銷賬戶,金額維持在家庭總資產的10%,為家庭3-6個月的生活費,一般放在活期儲蓄卡,或者是隨時存取的貨幣基金中;二是緊急備用賬戶,也就是遇到突發狀況備用的錢,占家庭資產的20%,一般投入保險中;三是投資收益賬戶,就是我們常說的“生錢的錢”,占總資產的30%,一般放在股票、基金、房產、企業中;四是遠期收益賬戶,是為家庭未來準備的錢,如養老金、教育金、遺產等,占總資產的40%,一般投入保險、債券、信托、藍籌股、房地產等項目中。
雖然這份調查是針對中產階級,但對普通人來說,意義也很大。主要可以給我們三點啟發:
一、不要全投
所有的投資都是有風險的,富人有一千萬可以投五百萬,就算五百萬虧損了,他還可以去干點別的。窮人有五萬,投進去虧了自己就離餓死不遠了,所以說要花的錢,就是放在銀行,至少要放3-6個月的生活的錢。
二、保命的錢
天有不測風云,誰都說不好下一秒會發生什么事情,所以說一定要留一部分預防出現緊急情況的錢,比如購買意外、疾病保險,以應對突發的大額消費;
三、以錢生錢的錢
這個可以占比30%左右,就是一些收益高的帶一定風險的投資,當然這部分可以投資黃金、美元、國債、股票、房地產等等都可以,一定要明白一個道理收益越高風險越大!其實最穩的還是購買一些數額不是很大的理財產品,把風險散開,同時還能得到收益。
以上三點,第一和第二是基礎,最先考慮的。然后是看個人情況,如果有投資收益高的就做一些,穩定收益低的也要買一些。一定記得基礎打牢,然后分散風險投資這樣是最合適的。
當然這個圖并不是理財的金科玉律,這些數字只是給大家作一個指引和參考,讓我們比較方便地通過投資、消費、儲蓄、保險等來構建一個進攻和防守兼備的家庭財務體系。
每個家庭在不同的生命階段,各項比例肯定是不一樣的,比如單身期在股票、基金等方面的投資比例自然比退休期要高一點,而已婚者則會提前為子女未來的教育金作準備,家庭支柱為自己配置的保險金要高一些,因此必須根據實際需求進行上下浮動。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