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藝成苑 2018-06-06 16:35:54
每個人的先天聲音條件不一樣,所以音域也不一樣,唱的高度也就不一樣了。當然,經過學習后,音域會得到開發和拓寬。按照音域高低和音色的差異,可以分為男高音、男中音、男低音,女高音、女中音、女低音。如宋祖英是女高音,降央卓瑪是女中音,孫楠是男高音,王晰是男低音。高音音色明亮,中音音色寬厚,各有各的美。不管是什么唱法都有音域的劃分,不是每個人都要唱高音的,不然中音、低音的歌手就沒有飯吃了。再有,一些孩子的聲音條件是很好的,但是上高音還是很吃力,這是發聲習慣的問題,有些孩子說話的發聲方式就有問題,如說話不開口、壓喉嚨、說話嗲、公主病,這些問題都是很普遍的,說話正常的孩子唱歌一般阻力都不大,壞毛病少就好教。
二、老師,這個比賽我們家孩子這個水平能參加嗎?
這個問題簡單,只要你交報名費組委會都讓你參加,99%的比賽都不設門檻,只要你愿意。我從不對學生是否參加比賽做硬性的要求,都是自愿原則。因為每個人的追求、要求不一樣,每個家庭的情況不一樣。學藝術類專業學費花不了多少錢,但比賽的報名費、交通費、住宿費、服裝費是一項很大的開支,一個成熟的演員是在舞臺上一次又一次的磨練出來的,這是個過程,在教室唱得好,在舞臺上發揮失常。所以,我們的意見是有時間的話,經濟條件也允許的情況下,每年參加一兩次比賽活動。
三、老師,隔壁老王說小孩兒不能學唱歌的,學了壞嗓子。
這個問題也常見,大多都是唱歌的業余愛好者說的:小孩兒不要去學聲樂,壞嗓子,要長大以后才學。電視上那么多少年歌手唱得那么好,都自學成才的?好多小歌手長大了都走了專業,唱得好好的,也沒見壞嗓子。關鍵是找對好老師。另外,也有家長問:我們家隔壁老張說我們家孩子口腔共鳴、頭腔共鳴都不夠。一聽這問題就知道這老張是唱歌的業余愛好者,這共鳴是一年兩年就練得出的?
本科畢業了都未必搞得清楚。再有,樓下的老李說我們家孩子唱歌不會用氣,老用嗓子。這個用氣的問題呀,順著唱、提著唱、嘆著唱,不同的情境處理方式不同,千變萬化,沒個定數,得看老師的方法和審美,沒個十年八年的學習這個氣也是搞不清。所以,這聲樂是需要老師言傳身教,看書自學是搞不清的。
這還可以延伸一個問題,唱流行歌曲壞嗓子。這個觀點純屬瞎扯,唱民歌就不壞嗓子呀?其實,不論什么歌曲,只要是在演唱者的音域能力范圍內就壞不了。當然,你一天吼歌兩三小時的,壞嗓子就是活該!另外,流行歌曲是唱愛情的,對孩子影響不好。準許我們翻一個白眼兒。孩子在家電視連續劇沒少看吧?也沒見他們會去談戀愛。民歌一樣是情情愛愛的,例如:《枉凝眉》、《牧羊曲》、《九九艷陽天》......多著呢。為啥孩子喜歡唱流行歌曲?因為旋律好聽,音不高,好唱。為什么孩子不喜歡唱兒童歌曲?因為兒童歌曲音太高,不是每個孩子都能唱得上,得要聲音條件好。
四、變聲期了,我們家娃兒聲音怎么這么難聽?能不能繼續學?
變聲期到了不用擔心,該高興才是,說明孩子長大了,老不變聲才怕呢。一直學著聲樂的女娃兒到了變聲期大多數影響都不大,我教過的女學生在變聲期聲音變化都不是明顯,但是穩定性欠缺這是普遍存在的狀況,生理現象問題。男娃兒到了變聲期聲音聽著就可怕了,像鴨子一樣的聲音,像中老年婦女一樣的聲音~哈哈,這形容是有點兒過了,但還真是這樣。男娃兒到了變聲期就得暫停了,三四年過后就又是一副好嗓子,以前學的聲樂技能丟不了,不必擔心。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