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施兒佳孕嬰營養 2018-06-05 18:57:35
所有有生命的生物,在生長發育的過程中都需要補充營養,我們人類從幼兒到成人都需攝入均衡的營養。
今天只說“幼”。
兒童像一顆種子,生機勃勃,生長發育是其主要生命現象。在這個過程中不僅僅是獲取營養素,營養行為和營養氣氛對生長發育影響極大。
營養行為
指母親喂養嬰幼兒或兒童青少年自己攝取營養的行為方式。營養行為與營養結局的關系越來越引起關大家關注。
營養氛圍
兒童的營養環境主要是由家長提供的,家長的營養觀念,喂養行為和兒童的進食行為、進食環境、家庭成員一起進食,攝食時的情緒與習慣直接影響兒童的營養結局。
嬰兒需要哪些營養呢?
1、鈣。含鈣較多的食物有奶制品、豆制品、雞蛋、蝦皮、大白菜、西蘭花等,補鈣的同時要補充維生素D,促進鈣的吸收。
2、維生素D。寶寶要從出生2周后一直補到2歲,主要作用是促進鈣的吸收進而調節多種生理功能。
3、鋅。乳制品中富含鋅,尤其是吃母乳,對鋅的吸收率能達到60%以上;蛋黃、瘦肉、動物肝臟、魚也都含有大量的鋅。
4、DHA。DHA是大腦皮層和視網膜的重要組成成分,有利于寶寶的腦部發育。
5、鐵。鐵元素是構成人體的必不可少的元素之一,缺鐵會影響人體的健康和發育,最大的影響就是缺鐵性貧血。母乳喂養的寶寶可以從母乳中獲得足夠的鐵,寶寶添加輔食后,吃些富含鐵的食物,比如肉類、綠色蔬菜、含鐵的營養輔食等。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