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淄博寶健 2018-06-05 18:01:14
孕期如何補充營養
我的觀點
去年到現在有十幾對夫妻因為我的幫助而懷孕,對自己工作的價值有了新的認識.很多孕婦經常會問我一個問題,"鄧醫生,我現在懷孕了,我應該怎么注意自己的生活習慣?怎么補充營養".經常回答,也有人經常問.回答完后,很多人會說"鄧醫生,你講得太多了,我記不住.有資料給我自己看嗎?".
基于以上的理由,所以有了今天的這篇文章.希望問過我很多次的朋友,可以經常看看這篇文章,用來指導自己的孕期生活.懷孕是一件幸福的事,在這個過程中懂得如何呵護自己,對自己對孩子都是負責任的表現.
孕期是一個非常特殊的時期,孕期的營養也有著它的特殊性,我們只有弄清了孕期的不同之處,才能更好的合理營養。
1.母體營養銀行
胚胎胎兒是依附于母體逐漸長大的,著床以后,一切的營養來源于母體,母體的營養狀況與胎兒的發育息息相關,只要母體儲存有某一方面的營養,胎兒就不會缺乏.
但母體如果缺乏某一方面的營養,比如缺碘,胎兒就有可能會出現缺碘,如果母體高鉛,有可能胎兒就會高鉛;母體就好比是銀行,都可以在體內提前儲存,維生素A能提前90~356天儲存,鐵能在體內提前125天儲存,碘能提前1000天儲存,鈣能提前2500天儲存,營養素中,除了水、水溶性維生素、纖維素和蛋白質外,其他的碳水化合物、脂類、脂溶性維生素、微量元素等,每種營養素都可以在體內提前儲存.
胎兒需要的時候,就像到銀行里取錢一樣,需要什么,從母體中就吸取什么;如果孕婦的身體非常單薄,就好比是給胎兒建立的銀行里沒有什么存款,胎兒需要的時候,往往不能馬上供給,因而會影響胎寶寶的正常發育;
2.營養的多樣性需求
胎兒從一個單細胞,發展到出生時的八大系統、四大組織,9個月的時間,生長發育的速度是驚人的。運動系統有運動系統需要的營養,消化系統有消化系統需要的營養,血液的形成,有血液需要的營養,一個復雜的系統中.
比如運動系統中的骨骼,包括了骨髓、骨膜、神經、血管和軟骨等,我們僅僅說骨膜,是由鈣質、磷質等無機成分和膠原蛋白、糖蛋白等組成,無機成分約占65%,主要有羥基磷灰石、鈣、鎂、鈉、鉀、鍶等陽離子和磷、氯化物等陰離子構成,這些復雜的成分,構成了運動系統中骨骼的骨膜,這些成分全是來源于母體,而母體的這些成分是來自于食物,食物中,不是某一種食物就能提供膠原蛋白、糖蛋白、鈣、磷、鎂、氯、鈉等合成骨膜的所有這些營養素,每一種食物都有自己營養的側重面,多種營養,需要從多種食物中攝取,更不用說胎兒的八大系統、四大組織,每時每刻都在迅速生長發育之中,他們需要的營養成分更為全面和復雜.
偏食、挑食的孕婦,胎寶寶某些器官的發育會受到不良的影響,胎兒沒有能力去選擇食物,而作為母親的你,食物的來源一定要多種多樣,相互取長補短,前面我們說過,懷孕后每天攝入的食物花色品種不要少于30種,這就是營養多樣性的要求
3.適量適度、營養平衡
胎兒需要的任何一種營養,既不能多了,也不能少了,濃度和量還要在一定范圍內適度,否則,就會影響胎兒的正常發育。比如,進食的鈣多了,進入胎兒體內的鈣也會增多,過多的鈣,會造成胎盤和臍帶的早期鈣化,影響母子紐帶的功能,進而影響胎兒的正常發育;進入胎兒體內過多的鈣,會造成出生后胎兒的囟門早期鈣化,早期鈣化的囟門,就限制了大腦和頭部的正常發育,導致小頭畸形等;
比如,維生素A能促進胎兒正常的視覺和骨骼發育,如果過量,就會引起新生兒唇顎裂、先天性心臟病及中樞神經系統異常等畸形的發生機率;蛋白質,少了影響胎兒器官的形成,多了會引起孕婦的抵抗力下降、增加肝腎負擔、造成骨質疏松、誘發心血管疾病等,進而影響寶寶的發育;
因此,孕婦營養的供應要多種多樣、合理搭配,保持各種營養素的適量適度;
另外還要注意營養素之間的平衡,鈣多了,就會影響磷的吸收,也會影響鐵鋅的吸收;現在幾乎每個孕婦都每天補充葉酸,這是可以的,因為葉酸是水溶性維生素,在身體內幾乎沒有儲存,需要每天補充,但如果補充過量或重復補充,葉酸過多,就會影響鋅的吸收,就會造成鋅的缺乏;蛋白質多了就會食欲下降,影響糖和脂類的進食量;同時,蛋白質能造成骨質疏松,主要是因為蛋白質在體內代謝的時候會產生酸,我們的身體會借助鈉和鈣這兩種堿性物質來中和或維持酸堿平衡,蛋白質過多,就不得不動用骨骼里的鈣來做這項工作,氨基酸會從尿中排出,同時也把鈣帶出體外.
因此,膳食平衡、營養平衡是很重要的,沒有不好的食物,只有不合理的供應;某種營養素的過多過少,都會給孕婦和胎兒帶來不良影響;
4.胎兒優先
我們常說,母親是偉大的,除了后天的母愛,母親的偉大還表現在孕婦、胎兒對營養素的供應上,也就是胎兒優先。
如果孕婦缺鐵,食物中僅有的鐵和孕婦體內儲存的鐵,是優先供應胎兒的,食物中缺乏營養,僅有的營養是優先供應胎兒的,這種奉獻精神,就是母親的偉大,舍身為兒;
前面我們說過,母體是胎兒營養的銀行,為了監測胎兒是否是良好的發育,其中之一就是關注和監測孕婦,只要孕婦的營養攝入是全面均衡的,而且身體的體重增加、血紅蛋白、微量元素常量元素是正常的,一般來說,胎兒都會有良好的發育,不太會出現營養問題;也就是說,只要母體不缺乏營養,一般胎兒就不會缺乏營養;
即使母體缺乏,比如常見的孕婦缺鐵,通常,成人體內約有4~5克鐵,其中主要以血紅蛋白、肌紅蛋白存在,有25%是儲備鐵;血紅蛋白低于110克/升就是貧血,大約有20%~80%的孕婦會發生貧血,血紅蛋白低于110克、高于90克,是輕度貧血,輕度貧血的孕婦所懷的胎兒一般不貧血,這就是胎兒優先;低于90克、高于70克是中度貧血,這個時候,孕婦中度貧血,而胎兒才剛剛出現貧血,但貧血的程度,總比母體要低;因此,輕度貧血的孕婦不要過于擔心,通過這種現象,我們就需要更加重視孕婦營養的狀況和身體指標,加強對孕婦的監測,一旦發現孕婦某些方面的營養缺乏,盡快補充,這樣基本上不會影響胎兒的正常發育;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