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艾希貝爾藝術教育 2018-06-05 15:13:19
音樂的教學同樣要遵循孩子的成長規律
奧爾夫音樂啟蒙教育和技能訓練是完全不同的理念。
奧爾夫音樂主要針對0——6歲幼兒的音樂啟蒙教育,他認為,如果家長想讓孩子將來音樂方面有所發展,或者培養音樂方面的質感,在早期教育中,最重要的有幾個方面:
1、讓孩子感知音樂
孩子如果能安靜下來,聽各種聲音或音樂,并被音樂所影響,感受音樂中的節奏、旋律和情感,是幼兒園最好的音樂啟蒙的開始。
2、不要扼殺孩子自身的愿望,讓孩子對音樂充滿了興趣和探索的欲望在奧爾夫幼年,他拿了個錘子在母親的鋼琴上敲打,驚奇地體驗著上面發出的不同聲響。母親發現后,不是像一般父母一樣大聲呵斥制止,而是給奧爾夫換了個小木槌,讓他繼續自己的音樂實驗。
3、音樂是一種表達形式,孩子應該參與其中,并樂在其中
不但孩子,教師、父母都應該和孩子一起,參與到音樂當中。在奧爾夫音樂教育中強調參與,強調用各種各樣的方式,加入到音樂活動中來,比如用語言、用身體、用能找到的日常器具,從跟著音樂起舞、配合、到設計、編排、合奏樂曲,都是很好的參與活動。“讓音樂融入身體”,就是對奧爾夫音樂教育的一種詮釋。
音樂的核心是節奏:如果把音比作人的身體,那么節奏就是他的骨架,旋律則是其上附著的肌肉皮膚。孩子小的時候聲帶。肢體肌肉生長還不健全,完整的音調操作很難,而各種技能訓練,恰恰要求肌肉運動的力量和協調,過早的訓練,不但效果差,而且會扼殺興趣。
在音樂啟蒙教育中,樂感和節奏才是關鍵。節奏感很好的孩子,將來的音樂感知和表達的能力一定會發展的不錯。因此,奧爾夫音樂器具當中,大多是簡單的打擊器具,孩子們很容易掌握。以這些樂器參與到音樂活動當中,關注的重點就會集中在音樂本身,而不會受技能所限,于是,孩子們的音樂能力,在活動中不知不覺中得以提高。
遵循孩子成長規律,要分階段有重點的實施音樂教育。如果孩子在0——6歲,按照奧爾夫音樂教育的理論,給孩子打下良好的基礎,包括樂感、節奏以及被良好保護的音樂表達的欲望,那么,孩子在4歲之后,隨著身體能力逐漸提升,就開始接觸一些樂器的訓練了,比如鋼琴、小提琴、聲樂等等。
音樂是一種環境教育:簡單講,音樂是“熏陶”出來,而不是“訓練”出來的。奧爾夫自己的成長歷程就是最好的證明。他的幼年在慕尼黑郊外度過,那里美麗的風景、歌舞習俗、吟唱的保姆、會鋼琴的母親,所有這些,形成了音樂發育的良好的土壤,讓奧爾夫的潛質和才能得以萌芽和發展。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