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網絡資源 2018-06-04 12:03:00
成語解釋:
轟轟:像聲詞;形容巨大聲響;烈烈:火焰盛燃的樣子。形容聲勢浩大;氣勢雄偉。
成語出處:宋 文天祥《沁園春 題張許雙廟》詞:“人生欻翕云亡,好烈烈轟轟一場。”
成語繁體:轟轟烈烈
成語簡拼:HHLL
成語注音:ㄏㄨㄥ ㄏㄨㄥ ㄌ一ㄝˋ ㄌ一ㄝˋ
常用程度:常用成語
成語字數:四字成語
感情色彩:中性成語
成語用法:轟轟烈烈聯合式;作賓語、定語、狀語;形容聲勢浩大。
成語結構:聯合式成語
成語年代:古代成語
成語正音:轟,不能讀作“hònɡ”。
成語辨形:烈,不能寫作“列”。
近義詞:烈烈轟轟、聲勢浩大
反義詞:冷冷清清、死氣沉沉
成語例子:比前番在梁山泊上更覺轟轟烈烈,做出驚天動地的事業來。(清 陳忱《水滸后傳》第一回)
英語翻譯:on a grand and spectacular
日語翻譯:凄 (すさま)じい勢 (いきお)い,盛大 (せいだい)なさま
俄語翻譯:грандиóзный <бурный>
其他翻譯:<德>mit Schwung und Begeisterung <schwungvoll><法>grandiose <retentissant>
成語謎語:連續爆破
成語故事:
宋朝時期,抗金英雄文天祥在為唐代罵賊不屈而死的忠臣張巡廟題寫《沁園春》的詞中寫道:“罵賊張巡,同心許遠,皆得聲名萬古香。后來者,無二公之節,百煉之鋼。人生欻翕云亡,好烈烈轟轟一場。”充分歌頌威武不屈的浩然正氣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