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網絡資源 2018-06-02 16:28:59
成語解釋:
崩:倒塌崩裂;析:散開;解體。分裂崩潰;離散解體。形容國家或集團分裂瓦解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
成語出處:
先秦 孔子《論語 季氏》:“邦分崩離析,而不能守也。”
成語繁體:分崩離析
成語簡拼:FBLX
成語注音:ㄈㄣ ㄅㄥ ㄌ一ˊ ㄒ一
常用程度:常用成語
成語字數:四字成語
感情色彩:中性成語
成語用法:分崩離析聯合式;作謂語、定語;形容國家或集團分裂瓦解。
成語結構:聯合式成語
成語年代:古代成語
成語正音:分,不能讀作“fèn”。
成語辨形:析,不能寫作“柝”。
成語辨析:分崩離析和“土崩瓦解”都有“分裂、瓦解”的意思。不同在于:分崩離析偏重于“分裂”;強調人心渙散;而“土崩瓦解”偏重在“崩潰”;強調徹底垮臺。
近義詞:土崩瓦解、四分五裂
反義詞:堅如磐石、堅不可摧
成語例子:戰爭使全國分崩離析的局面變成了比較團結的局面。(毛澤東《和英國記者貝特蘭的談話》)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