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東阿鑫澳潤阿膠 2018-05-23 10:52:04
孩子該走哪條路呢?
結合孩子一路走來的種種表現,父母用立體發展的眼光對自己的孩子進行了衡量。
小A母親是個非常有洞見的人,雖然和孩子不能經常在一起,但是每一次和孩子相處,她都在用心觀察孩子的種種表現。
在孩子四五年級時,她就發現,周末接孩子時,孩子的手里經常會拿著小朋友們贈送的禮物,問他原因,原來小A心靈手巧,經常幫同學們修理玩具汽車、槍之類的。而且,小?A從小就有著很強的動手能力和空間想象力。一盒樂高的積木,他能創造出比設計模型更精巧的模型來,孩子雖然學習不好,但是動手能力確實超強!
有著若干年國外學習生活體驗的母親,心態是平和開放的,綜合考慮后,她認為與其努力提升孩子根本不知道未來結果的短板,不如將孩子自身的優勢發揮到極致,這樣對幫助孩子建立自信,對孩子今后的健康成長非常有幫助!
初中畢業的孩子,自己是不知道朝哪個方向走的。小A對自己的人生和前途也是一片茫然,這個時候,家長幫助孩子選擇一條適合他的路是非常必要,也是非常現實的。
在學校的選擇上,小A的父母頗費了一番心思,他們考察了很多職業學校,最終鎖定了既能發揮自己兒子的特長,又有著比較好的成長環境的工藝美術學校。
轉眼間,小A在工藝美術學校已經學習了一年半,小A用自己的成長驗證了當初父母選擇的正確性。
圖片發自簡書App
05-
進入學校時間不長,小A在動手能力上的天賦開始展現出來。他是學校篆刻專業的明星學員,在校園里成立了篆刻社,擔任社長,周末和社員們一起到市場擺攤,甚至可以用自己的勞動賺錢了。
用心做事,就有回報,自己的特長得到了淋漓盡致的發揮,小A漸漸變得樂觀自信,也贏得了老師的褒獎和同學們的擁戴,擔任了副班長,成為一個陽光開朗的大男孩。
父母為他的成長還搭建了其他的平臺,除了篆刻,他還選擇了素描,業余時間學習英語,學業優異的話,還可以和同齡人一起參加高考,到藝術院校進行深造。
小A走出了一條與大眾不同,卻適合他的路。
圖片發自簡書App
06-
如果說小A的父母是智慧的選擇,那么在小B成長的道路上,他的父母就是無為而治。
和小A一樣,小B也屬于學習不好的孩子,從小學開始,對學習這件事就不太熱衷,成績自然也不太好。他的父母都是普通的單位職工,覺得自己學習能力一般般,兒子就順其自然吧,學業上對孩子也沒有過多的要求。
沒有考上高中,父母也給他報了職業技術學校,畢業后的小B沒有找到合適的工作,父母讓他在叔叔成立的一家小小的文化傳播公司中幫忙。
因為公司規模很小,一個人要身兼數職。叔叔特別希望小B能肩負起錄像和剪輯的工作,認為這是門技術,小B在自己這里總要學一些過硬的本領,好對得起哥嫂的重托。可是小B并不喜歡干枯燥的技術,經常是看著看著就睡著了。
對小B的表現,叔叔很無奈,索性談業務帶上他,跑跑腿。沒想到,不擅長技術的小B對溝通協調非常感興趣。遇到難纏的客戶,他會不厭其煩反復溝通,用種種方式去感化客戶,贏得支持。
漸漸的,叔叔也發現了他的特長,索性把一些溝通協調的任務交給他,小B如魚得水,越做越好,整個人都容光煥發起來。
春節放假,小B回到老家和當初上高中,考大學的朋友們一起聚會,侃侃而談的小B絲毫不比經過高等教育的同學們差,甚至因為有了生活和社會的歷練,談吐更加從容。
在學習這件事上,小B的父母無為而治,反倒收獲了一個敢闖敢干的兒子!
07-
教育家蒙特梭利早在十九世紀就指出過:“一直以來,兒童的成長都在受成人的壓制,成人在各個方面干涉兒童的自由行動,成人對兒童的教育都是強制性的”。不得不說,這句話放到現在還是一針見血,我們大都是在讓孩子走“學習”這一條路。
每個孩子都是獨立的人,獨特的人,處于不斷發展變化中。在孩子的成長中,家長最需要做的就是對孩子認真的觀察,尤其對學習不擅長的孩子,家長更應及時發現孩子的優點,引導鼓勵,讓孩子多方面發展。
比如小A的媽媽,在長期的觀察中發現孩子動手能力強大的特點,為孩子創造適合他發展的環境,不強迫孩子做自己不擅長的事,收獲了健康成長的小A 。
而小B的父母,雖然沒有敏銳地洞察孩子,卻不強迫孩子做學習這件頭疼的事,讓孩子能夠在成長的過程中不斷試錯,最終發揮出了自己的特長,這樣民主的父母同樣難得。
“教育的任務是喚起孩子學習和成長的熱情”,希望更多的家長不再對孩子的成長焦慮地指手畫腳,而是能夠靜下心來,認真觀察孩子,并創造一個適合孩子成長的環境,即使孩子學業不好,但仍能學有專長,投入去做,有何不可呢?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