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咖啡閱讀我和你 2018-05-22 15:18:38
今,我國的離婚率是居高不下,離婚早已不是什么稀奇事情了,特別是在上海、深圳、北京等大城市,離婚率都高達30%以上。離婚對于離異家庭的孩子來說,毋庸置疑會帶來不同程度的傷害。
父母離婚會對孩子產生傷害,美國一些學校的心理學家就離婚對兒童的影響進行了調查,他們發現父母離婚對兒童有著不同程度的影響。不同年齡的離婚家庭,兒童的適應和反應是不同的:
(1)2歲半—3歲3個月兒童表現出的是倒退行為。
(2)3歲8個月---4歲8個月的兒童表現出易怒、攻擊性行為、自我責備和迷惑。
(3)5—6歲的兒童表現出更多的焦慮和攻擊性行為。
(4)7—8歲兒童表現出悲哀、害怕以及希望和解的幻想。
(5)9—10歲的兒童表現出失落感、拒絕、無助、孤獨及憤怒與忠誠的矛盾。
(6)11歲以上的兒童表現出悲傷、羞恥,對未來和婚姻感到焦慮、煩惱、退縮。
一父母離異對孩子的影響
1、被遺棄感、怨恨感等消極情緒滋生。
表面上看來,父母離異幾乎對所有孩子來說都是災難,時值青春期的孩子遭遇這種家庭變故,這份災難就更加深重。所有孩子無一例外地會在心里形成這樣的三段論:因為我不好——爸爸媽媽就不再相愛——所以他們就離婚不要我了!
孩子的這個結論對于未成年的他們最致命的地方在于:孩子會因為父母的離異而喪失對自己的公正評價,產生強烈的自卑感或極度缺乏安全感,他們中大多都會因為父母離異而變得太過懂事或太過敏感、自卑,并因此而討厭自己或對承擔撫養責任的家長過度依賴、掌控,擔心已經失去一個家長的愛了,如果身邊家長再婚會再次拋棄他們,使他們成為孤兒,這份恐懼在孩子心中很牢固。
2. 容易出現較嚴重的性格缺陷。
父母親是子女的首任教師,而離異家庭帶給子女的卻是殘缺不全的個性影響與教育,這樣必將造成子女后天性格形成中的缺陷。有的離異父母各自抱著補償子女或者視子女是今后生活的包袱等心理來處理與子女的關系,致使子女在性格形成中,出現多種性格缺陷。
3.人際關系處理不好。
生活中,有很多因家庭父母離異,子女在情緒、情感上發生大的變化的事例。他們在父母離異的過程中以及離異后,表現出:膽小怕事、孤僻、易怒、走極端、不相信人等,這些行為和性格表現直接影響到他們與周圍的同學、師長、朋友的交往,造成他們與人交往相處能力的下降,結伴難度的增大。
4.自卑,容易缺失生活和學習的信心。
破裂家庭給他們心靈蒙上一層陰影,致使他們喪失生活和學習上的信心,在行為上具有較多的逆常表現,如易怒;與父親或母親產生強烈的對抗情緒;由于感受不到家庭溫暖而容易受到外界不良行為的影響,行為的反社會傾向與對立情緒比較嚴重等。正因為如此,原是優等生的學生相當比例由于家庭的父母的離異,使他們在生活態度和學習狀態上,出現明顯的下滑,甚至結識不良的社會分子,而走上犯罪的道路。
二、沒有安寧的婚姻要不要繼續
專家研究,離婚并不是導致孩子受傷的唯一原因,夫妻相互攻擊詆毀對孩子的打擊才是致命的!事實表明:不離婚而成天爭吵、互相謾罵攻擊、拿孩子撒氣、毫無溫情的婚姻比和平分手繼續給孩子愛和支持的離婚對孩子的傷害要大得多!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