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網絡資源 2018-05-10 20:31:15
如何培養孩子的學習能力,是許多家長[微博]非常關注的問題;因為孩子學習能力就預示著孩子成績的高低。那么,如何培養孩子的學習能力呢?
學習的五大智慧:
我們聽一個人講課要做到,
第一大智慧,聽清。
第二大智慧,理解。
第三個智慧,體會與想象。
第四個智慧,實踐與觀察。
第五個智慧,反省與總結。
為什么有些孩子平時看起來不是很用功,但是成績也特別的好呢?那就是他們懂得了學習的五大能力,并且懂得如何去運用。如此學習起來當然事半功倍。家長們應當詳細的理解上面的五大智慧,并幫助孩子學會這五大學習能力,這需要一段比較長的時間去領會和熟練操作。請不要認為此五大能力非常的簡單,細中見成效;成功只給與那些可以從細節中作出文章的人。
下面,我們從孩子學習能力的各個因素來分析“如何培養孩子的學習能力”
培養孩子的學習能力主要從以下方面做起:
1、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
孩子就喜歡干自己感興趣的事,這是父母引導孩子學習的有利條件。法國啟蒙思想家、教育家盧梭曾說:“要啟發兒童的學習興趣,當這種學習興趣成熟的時候,再教給他學習的方法。”要讓孩子學習好,首先就要使孩子對學習產生興趣,這才抓住了教育孩子的根本。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如果孩子對學習有極大的興趣,他就會全身心地投入學習。要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就要多鼓勵,多表揚,多找他的閃光點。不要放過每一個值得表揚的機會,如,孩子某一天拿起筆在亂畫,你就利用這個機會對他說:"你真能干,知道用筆畫東西了."孩子在看小人書,就說:"哎呀,我兒子(女兒)真乖,知道自覺地搞學習,我真喜歡這樣的兒子(女兒)。"如果孩子好動,不要光責怪他,而要對他說:"你是個聰明的孩子,如果改掉缺點,你就是最棒的了."當孩子取得了一點成績后要讓他感受到成功的喜悅,要讓他知道成功是多么快樂,于是他下次會照樣去做的。
2、讓學習變得有吸引力
父母要認真地聽孩子講述在學校的見聞,有意識地對孩子講述的事情表現出極大的興趣,關心孩子在學校的生活,這樣就會使孩子在不知不覺中形成一種意識,即學習是愉快的、有趣的。
要鼓勵、支持孩子在學校參加各種課余活動,如唱歌、跳舞、手工制作等。有的家長怕影響孩子學習,不讓孩子參加學校的課余活動,這一方面不利于孩子擴大知識面,另一方面孩子不能參加課余活動,成天捧著書本,就會感到學習是枯燥的,失去對學習的興趣。
3、讓孩子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當孩子結束一天的學校生活回到家里,家長自然要監督孩子盡快把老師布置的家庭作業做好,使孩子養成回家后馬上復習當天功課的習慣,這樣容易鞏固已學的知識,孩子會產生一種學習有收獲的喜悅心情。
家長應妥善安排孩子的學習和娛樂。既要保證孩子完成學校老師布置的作業,也要讓孩子有玩的時間。當孩子完成了作業,引導孩子聽聽音樂、學學繪畫、練練書法,讓孩子做自己感興趣的事。這既使孩子提高了孩子的學習興趣,又讓孩子養成講求效率的習慣。
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學習興趣是相輔相成的。緊密相連的。不能把它們分開,如果你的孩子的學習習慣很差,那你就要多花一些時間陪他,引導他,陪他一起看書,一起寫字,一起做作業……也許你認為這樣太麻煩,不,這只是一個階段,你陪他一段時間后,就會有效果的,一定要有耐心,不能急躁,你急了,孩子也不會安下心的,總之培養孩子的學習能力,需要家長細心地輔導,耐心地指導,多表揚,多鼓勵,少指責,少批評。不知我說得有不有理,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