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網絡資源 2018-05-08 16:27:53
很多家長都說現在的孩子做作業磨蹭,每天都要寫到很晚才完成,一提起這事憐惜之情溢于言表,憐惜歸憐惜,苦于沒有好的方法,所以苦惱異常。經過京翰教育輔導老師的觀察,總結,給家長們出出招。
一、創造良好環境
學習需要一個良好的環境,小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很容易分神,所以創造一個適合學習的環境很重要。如果有一個書房最好,如果沒有,也應該將房間某一個角落收拾的適合于學習。如果孩子定力不足,家長最好在孩子學習期間不要玩電腦,不要看電視,為孩子提供一個比較安靜的學習環境。
二、做好準備工作
學習前的準備工作很瑣碎,但如果不去做,中間需要了再去找橡皮,扒字典,浪費時間不說,關鍵是再次進入狀態就難了。準備學習前渴了喝水,餓了吃飯,書包應該放到書桌旁邊,拿出文具、課本、作業和演算本,包括常用的工具書都應該放在手邊。
三、進入學習狀態
很多家長喜歡坐在孩子旁邊看著孩子寫作業,時不時要指出錯誤,要求孩子改正,有時候為了一個知識點爭執不休,結果傷了感情不說,也沒有解決問題。我們的做法是:你不問,我不講。你的作業你檢查,如果我看出來了,我只是提個建議,改不改你說了算,有了錯誤你承擔,因為第二天孩子還好過老師的那一關。如果經過檢驗,家長的建議正確的居多,孩子自然就會慢慢接受家長正確的建議。
四、培養正確的方法
孩子的作業很多,科目也不同,所以要合理分配時間。原則是先易后難,先做自己得心應手的科目,有難度的科目放到后邊。需要讀或是背的任務安排在早上,這樣也可以減輕晚間的任務量。還有一條很重要,那就是善于利用瑣碎時間,有些作業量小或是不太需要動腦可以隨時投入隨時中斷的作業(比如抄課文,寫生字等),可以利用飯前飯后或是其它零碎時間來完成,能夠養成這種習慣,孩子的其它時間將會更充裕。
五、不亂加作業
有些家長總怕孩子閑著,總希望孩子頭懸梁,錐刺股,手不釋卷,所以一看見孩子有空閑就要求孩子學習。時間長了,孩子寧愿在書桌前消磨時光,也不愿意提前完成任務。加作業可以,但一定要和孩子協商,經過孩子同意,每天定時定量,使孩子心里明白,自己完成作業之后還有多少附加作業才行。如果家長總是信口開河,孩子心里沒譜,那樣的效果只會是負面的。
六、勞逸結合
孩子長時間坐下來學習,對于身體和腦力都不利,所以需要勞逸結合。前文所說的定時也在于此,限定的時間到了,或是一個科目的作業寫完了,及時提醒或是鼓勵孩子站起來活動一下。這個活動時間不宜過長,也不宜玩令孩子過于興奮的游戲,不然一玩起來就“心似平原跑馬易放難收”了。
七、及時鼓勵
真正使孩子成長并養成好習慣,要靠肯定和鼓勵,只有肯定和鼓勵才能使孩子明白進步的正確方向,才能使孩子養成好習慣并終生受益。這種肯定和鼓勵不能一蹴而就,家長要眼尖嘴快,孩子只要有一丁點兒進步就需要夸出來,不斷的肯定和鼓勵使孩子將好行為固定下來成為習慣。
八、其它需要注意的小細節
做作業還有一些小細節需要注意,比如:演草的時候不必過程詳盡,也不必要求工整認真,自己有思路,能看懂就行。在家里聽寫的時候也要求速度,不能一邊又一遍的讀或是提示,問一問孩子老師聽寫的習慣是什么,按照老師的聽寫習慣就是了,既不提示也不放慢速度,這樣到學校孩子才能跟得上老師聽寫的節奏。有時候還需要給孩子講一講作業的格式和布局,以免影響作業的美觀。
家庭教育是一個繁瑣且漫長的過程,家長需要有足夠的耐心,很多時候孩子的好習慣還沒有養成,家長就提前放棄了。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