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熊老師的藝術課 2018-05-06 14:44:46
我們用‘繪本創作’來讓孩子找自我,因為一開始就需要你自己選擇課題,自我選擇畫法和語言,尋找資料、研究并自己去組織,它是一個有系統的持續性的自發行為。
自我思維成長在目前的教育體系中尤為稀少,但它是非常重要的,是未來有獨立想法和創新能力的源頭。
重新發現的能力:
在繪本中我得到的最大驚喜,是重新發現世界的能力。
任何事物,在繪本的講述方式中都不會是既有概念式的,繪本必須拋開原有的約定俗見,重新進入體驗,就像我們此刻在喝水,水的滋味是第一感覺,然后才是我在喝這個意識、身邊的人、環境、時間,繪本的一切是反著來的,但實際上這是最符合自然的思維方式。
我們必須拋開固化的概念,先體驗到此刻,在依次推諸羅列周圍事物、以及他們的關系和相互關系,這是一種發現的方法論,其實所有的好繪本都有這個特點,看似技術化,但孩子們看繪本時覺得比其他圖文書更有趣,因為它是符合人類認知模式的。
也不獨是符合孩子,在哲學中也是一樣,以感知的原點出發、羅列事物、不同層面深入發現關系、相互關系、體系尋找,這個是和繪本創作的基本方法相似的模式,其實就是自然的思維方式,跟我們現在所接受的灌輸式教育截然不同,我們因此每接觸一件事物時,都以重新體驗的方式去發現,才讓世界和自我不沉睡在概念的厚繭中。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