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網絡資源 2018-05-05 09:48:50
為了使女兒掌握的概念更加豐富,我們還同她做過這樣的游戲:確立一個屬概念(如動物),然后每人用交叉對話的方式分別說出一個個種概念(兔子、貓、狗、猴……),一次只說一個,而且不許重復。誰最先說不出來了,誰就輸了。這種對話有時可持續半個多小時。有一次,我們故意蒙了她一下,在說完“魚”以后又說了一個“泥鰍”,女兒當即抗議,說泥鰍也是魚。顯然,女兒已淡淡感到魚隸屬于動物且又包含著泥鰍,這為她以后懂得屬種概念在一定條件下相互轉化的邏輯知識做了準備。
概括力訓練
除了從同類事物中拿出一些實體東西讓她判斷以外,我們還根據不同事物之間相同的屬性讓女兒概括出一些性質概念。比如,我們曾讓女兒尋找麻雀、蝙蝠、蜻蜓、飛機等事物的共同點,她說它們都會飛,我們還把各種顏色的事物歸成若干類,使她能夠從中概括出有關各種顏色的概念。
女兒4歲的時候,我們接到過幼兒園的邀請去觀摩教學。課堂上,每個孩子的桌子上都擺著磁石和另外兩組東西,一組是釘子、鐵片、鐵鎖、大頭針,另一組是紙、布條、木塊、橡皮。老師讓孩子們把這兩組東西分別靠近磁鐵,然后問大家的感覺。經過實驗,孩子們認識到,凡是用鐵制作的東西都能被磁鐵吸引,凡是非鐵物品則產生不了這種現象。結論是磁鐵能吸鐵。
斯賓塞說過:“教學要從直觀開始,以抽象結束。”我們回來后對這次教學給予很高評價,因為它的效果不僅在于使孩子們粗知了磁鐵,而且還讓他們從中概括出了釘子、鐵片、鐵鎖、大頭針等事物的共性。它會使孩子們對事物的印象相當深刻。
推理力訓練
邏輯推理也是一項很重要的抽象思維,這方面我們平時參考一些資料設計了有趣的題目讓女兒做。比如我們念這樣一組話,讓孩子仔細聽——
① 所有的動物都會死去。② 狗是動物。③ 所以狗會死去。
我們讓女兒判斷這個說法對不對,她回答說對;
接著,我們說了第二組話,讓她接下去——
① 所有的桂花都在八月開花。② 現在公園的桂花都開了。③ 所以……
這是“從總到分” 式的推理。我們還有從另外 “從分到總”的角度進行的,比如:
我們念——
① 蘋果、梨、香蕉、西瓜都是水果。② 蘋果是水果。③ 梨也是水果。④ 香蕉、西瓜也都是水果。
讓她接下去——
① 汽車、火車、飛機、輪船都是交通工具。② 汽車是交通工具。③ 火車也是交通工具。 ④……
現在爸媽們都比較重視為孩子進入正規學習階段做好必要的準備,但我覺得有很多誤區。比如,有些父母要求四五歲的孩子會認、會寫大量的文字,甚至個別的還要求孩子能夠分辨“八、人、入”或“己、已、巳”等相近文字的細微差別。這種生硬的機械記憶對這么小的孩子來說是承受不了的,而且會挫傷他們的學習興趣。我想學齡前的孩子認多少字并不重要,如果能在平常的生活中,在興致盎然的游戲中鍛煉孩子更高的思維能力,一定會為他以后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所以說父母一定要了解寶寶比較感興趣的一些人和事,然后利用這些人和事來做文章,調動寶寶的思維能力。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