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網站資源 2018-04-25 16:26:41
幼教網整理了關于新生兒護理:代表寶寶生病的信號,希望對準父母們了解新生兒的養護方式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寶寶抵抗能力低下,各類器官還處于發育中,因此稍不注意就會生病,寶寶不會說話,無法用語言來表達自己身體的不舒服,爸爸媽媽要如何才能判定寶寶是否生病了呢?接下來就一起來看看吧。
1、吃奶情況
寶寶哺乳量每天都會變化,如果今天吃的比較少的話,不一定是因為得病了。只要精神好、睡眠好,那么就不需要去醫院檢查。如果寶寶突然不愛吃奶,或吸吮無力,那就需要對新生兒進一步觀察。
2、哭聲
寶寶正常的哭聲,都是很有力量的,在哭泣的時候,手腳會亂動,一般是因饑餓引起,吃飽奶后即不再啼哭,安然入睡。如果新生兒哭的時候兩眼發直,哭聲突然、短促而直嗓,或有高聲尖叫,常是生病的表現,要及早就診。
如果在碰到寶寶的某一部位時,寶寶一下子哭得很厲害,最好是把寶寶的衣服及尿布之類的全部脫掉,然后看看寶寶的全身有沒有什么問題,衣服、包被、尿布上有無異物。如果四肢有骨折,那么骨折部位會有腫脹,并且碰一下寶寶會哭得更厲害。
如果新生兒腹部、背部有嚴重感染,那么局部會出現紅腫,抱起來或換尿布時,常?蘼暭觿
3、黃疸的觀察
如果在生產后24小時內寶寶出現重度黃疸,可能是由于媽媽和寶寶的血型不合。如果黃疸重新出現顏色較前見深,日漸加重,并持續2-3周,即為異常,要引起注意。觀察黃疸一定在自然光線下觀看。
4、面色與精神狀況
寶寶的面色一般都是比較紅潤的,偶有口周圍稍微發青,這是沒關系的,如果寶寶的面色發青或灰白,同時嘴巴邊上都是青紫的話,那么可能是生病了。
寶寶發生抽搐,有時候是全身的,有時候只是局部的(如面、某一肢體或幾個手指)的陣發性或強直性抽搐,不過更多的時候都是眼球震顫、雙眼凝視、反復眨眼、面肌顫動、前臂來回擺動等輕微的動作。
如果寶寶身體不舒服的話,總是會表現地精神弱、眼神發呆、反應差,有時候也會變現地煩躁不安。
如果不想讓寶寶生病的話,爸爸媽媽應該怎么對寶寶進行護理情況呢: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