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幼教網 2018-04-23 15:35:51
生養寶寶是作為一名寶媽一生中最幸福的經歷之一!看著自己與老公的愛情結晶一點點長大,看著家庭的小未來由爬到跑,由牙牙學語到說學逗唱,由調皮搗蛋到懂事承擔,那種由衷而生的幸福感是無法被取代的。
But~是的,凡事都會有一個“但是”!獲得了多大的快樂,就得經受與之相當的苦惱。媽媽在撫養寶寶時所經歷的無奈與辛酸也是尋常鎖事無法比擬的,比如,寶寶踏入幼兒園時的哭鬧!
每天早上,不論是在南國還是北疆,不論是在城市還是農村,不論是在高檔小區還是尋常人家,總是會上演著去幼兒園前寶寶與家長的“生離死別”大戲!而且,這樣的情形一遍又一遍地,好像也不打算停止地重復上演著。
孩子哭得撕心裂肺,爺爺奶奶、爸爸媽媽慌得手忙腳亂。那么,家長們在苦惱之后,有沒有考慮過,寶寶們上幼兒園時為什么總是大哭大鬧?有什么好方法可以讓孩子們高高興興地去,歡歡樂樂地回呢?
就這個問題,我們跟從事幼兒教育工作20余年的李老師做了深入探討。李老師長期從事這項工作,充分了解孩子的心態,懂得家長的無奈。她從3個方面給寶媽寶爸們支招,幫助大家從容解決“一哭二鬧三逃跑”的難題。
第一點,入園前預熱
大多數寶寶們在上學前接觸到的社會圈子都非常狹小,無非就是父母雙方的大家庭。突然一下子讓萌寶們融入社會,與一群素不相識的同齡人長時間相處,甚至還要放下在家時被驕縱的個性,嘗試與熊孩子們和睦相處,大部分寶寶一下子都會接受不了。對陌生環境的恐懼是人類的天性,換成家長也會不易釋然。去接受一個陌生圈子是需要時間的!
所以,在入園之前,寶媽們應該提前給寶寶們講講幼兒園的趣事,例如好吃的、好玩的、能掌握知識等等,以提起他們對上學的興趣,讓他們產生主動入園的意愿。甚至,還可以提前帶孩子去園里走走轉轉,讓寶寶們先熟悉硬件環境,減少對客觀環境的陌生感。
寶寶們突然一下子要長時間離開親愛的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在園里時肯定會時不時地想念親人,這也會導致他們對上學產生抗拒心理。這時,寶媽們就要提前給孩子打預防針,給他們講一些小道理,也可以許諾寶寶只要他們乖乖上學,就在放學后給他們一份獎勵等。
第二點、入園時互動
孩子放學回家后,爸媽要耐心地跟他們聊聊在幼兒園時發生的小事情。這樣,一方面可以詳細地掌握寶寶們在園時的狀況;另一方面可以與寶寶產生互動,孩子的傾訴欲望更強,這樣他們就會潛意識覺得上學可以接觸到新鮮的事物,可以講給爸爸媽媽聽,會有成就感。
有相當多的寶寶不愛上學是由于自理能力差而導致的。平時嬌生慣養,入園后老師沒法做到細致入微的照顧,孩子自然會產生落差和不適感。針對這種情形,家長們一定要時刻關注孩子的具體困難,并在家庭生活中針對性地幫助寶寶獨立成長,增強其生活自理能力。
第三點、私下里追蹤
孩子的表達和溝通能力比較弱,有些問題直接問是得不到真實答案的,所以家長們還要私下里做好功課,充分了解寶寶們在園里的生活情況。
如果是幼師過于嚴厲,或者培養方式與孩子性情有著太大的反差,亦或園里有“惡霸”熊孩子欺負自家寶寶,都會導致寶寶抗拒上學。這些問題都得通過側面掌握,然后針對性地解決,為孩子營造良好的成長環境。
上幼兒園的寶寶還完全不懂事,只會通過直觀的情緒表現自己,但家長可千萬不能也糊涂了,切不可通過打罵、恐嚇等方式強迫寶寶們上幼兒園,以免給他們留下心理陰影,造成不可挽回的影響。上面的3步妙招,是職業幼師李老師多年的總結,相信對各位寶媽們一定有幫助。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